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日本.東京]最近的都市相關雜誌專題

本來看到日本唯一綜合都市景觀雜誌Landscape Design第99期專題作 「コンパクトシティとまちづくり」 相當吸睛,而且第一個案例就談柏市校園共構都市計畫(就是有開放家園企劃的柏市耶!),但是細讀才發現專注的點還是空間硬體居多,隨然有提一些規劃過程,但根本沒有社造。後來才發現副標英文翻成Compact City & City Project,所以「まちづくり」取的意思並非社造參與,而是字面上的造鎮,極其失望。  美術手帖1月號這期也作類似專題 「建てない建築家とつなぎ直す未来(不蓋房子的建築師與重新接續未來)」 ,災後反思生活模式的主題雖然還滿熱的,但是看到藝術次文化雜誌作這專輯還是相當意外。然後山崎亮又出現了。特輯分三塊,感覺編者還有點生澀看熱鬧,沒有消化完變成自己的知識。  相對之下,最驚豔的是博報堂的專業季刊:廣告。這期出奇制勝作 「東京的河流」 ,從水發展出相當巨大的想像力,強力推薦!他們還搭配專題製作了 專網 ,相當值得一看。

[台灣]關於藝術文化組織與公共空間的台灣案例思考——國際空間分享討論會之後

A.三個問題 佩佩說, 如果不要老是看國外案例像是AS220或者仙台媒 體中心, 我們在台灣可以找到像是什麼比較接近的例子,這激起了我的思緒。 首先我想到三個問題,想要尋找台灣的例子必須先面對的是, 我們站在什麼基準上做比較? 1.全面配套的營運模式 各個專業領域原本就有其專屬的空間,譬如老人照護會有安養中心, 舉辦戲劇演出會有劇場, 因為這些空間設計的機能必須符合基本需求(即使有時候不太好用) ,而且各個專業領域本來就有其需要。所以,當我們想要討論這種空間的公共性,差異可能主要在於營運模式。 營運模式牽涉到政策、資金來源、市場規模、 價值觀和社會紋理等等, 所以本來就不可能剛好找到一模一樣的例子。 譬如說:仙台讓一般人擁有策展的能力, 和NGO合作策劃社會參與而非標榜美學的展,打破審美/ 知識的階級感,加上開放時間與服務的各種配套, 所以吸引更多一般對藝文不感興趣的人也可以進來使用。 仙台媒體中心是公營展館,AS220是經營藝文空間的NGO, 太陽會菖蒲學園是民營社福單位,他們營運背景都完全不同, 但是都是從自己原本的專業領域擴充,透過新的理念/ 營運模式服務到原本這種空間不該/不會服務的人, 所以才會讓人感覺和傳統的公營展館、藝文空間、社福單位不同, 進而出現「公共感」。 2.規模的差異 擴充,代表規模變大,空間的多元與複合可能性也會跟著增加。 以仙台媒體中心來說, 這棟7層樓的公共展館裡面至少容納了四個既有機構, 只是它打破這些機構整合在一起,加上新的經營模式和中心思想, 所以才會出現公共性。所以規模本身也會是一個問題, 台灣要先找到相同規模的單位, 才有辦法討論是否具備複合式應用的機能。不然羽量級對重量級, 本來沒有辦法對等齊觀。如果台灣不可能找到同等規模的機構( AS220有三棟樓、仙台有七層樓一整棟、 菖蒲學園裡面有四個工房三個店還有居住和展覽工作區), 那麼縮小規模就會減少機能,遑論複合式應用。 3.是誰的公共 「公共性」這個詞有其不精準之處。原本公營展館、 藝文空間就是一般所謂的「公共空間」,讓人來玩來逛來租用, 社福機構服務弱勢,具有明確的社會福利機能, 服務可以負擔得起的一般大眾,因此他們原本就已經都具備「 公共性」。那麼,是什麼讓這些機構看起來如此不同? 不同真的就代...

[台灣.台北]空間分享 城市共造 國際論壇@11/9.10

這個週末有一場相當有趣的當代都市空間國際論壇。除了日本社造界的紅人山崎亮親自前來演講之外,韓國與台灣幾個從在地脈絡出發經營空間的團隊也會分別從現實經驗和地方紋理的角度發表喔。這回Visual Backpacker也有受邀發表一段,試著從先前幾次國際案例的採訪分享,整理出台灣可以怎麼經營下一步的文化空間,歡迎舊雨新知來玩~  活動時間|2014年11月09日(日)09:00-17:00      2014年11月10日(一)14:00-18:00 活動地點|空軍總部舊址 鋁廳(仁愛路三段55號) 交通方式|捷運忠孝新生站3號出口,步行5分鐘      捷運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假日免費接駁車      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6號出口,步行10分鐘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協力單位|雋永R不動產、崔媽媽基金會、學聯不動產資訊顧問有 限公司、信義房屋、中華民國物業管理經理人協會、臺北市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名網址| http://goo.gl/2CKGJw

[泰國.曼谷]空間探訪速記:TK Park和Tha Tian: Where Bangkok City Was Born

  a.TK Park 今天參訪SHOCK又增一樁,見識到比TCDC更厲害的位於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頂樓的TK Park @ CentralWorld(Thailand Knowledge PARK)。這個巨大的閱覽中心是一間獨立的機構,百貨公司樓層櫃位將它分類成Edutainment,除了雜誌、漫畫以及堪比地區公共圖書館等級的大量館藏之外,大致可以分成幾區: 1.櫃檯服務區:除了入會和服務咨詢之外,還包含自動借還書系統! 2.東協知識區:東協已然變成泰國隨處可見的未來發展方向,外交部出了圖文東協十國的各種有趣入門,Kit-Kat巧克力可以出東協各國卡通人物包裝、手作雜誌可以出東協各國服飾娃娃編織包,TK Park則有相當驚人的東協十國知識專書閱讀室! 3.靈感啟發區:藏有大量時尚、設計、建築相關圖鑑與攝影集,類似TCDC定位 2.兒童探險區:專為兒童規劃的雙層閱覽室 3.多媒體使用區:重點是這裡和圖書館不同,會光明正大提供電動,並且還會舉辦動漫影展! 4.音樂影音區:除了大量樂譜、圖鑑、按照管樂、弦樂、歌唱等分類的藏書以及相關音樂雜誌之外,電腦還內建了相當驚人地聆聽資料庫,最酷的是真的有人直接在裡面練吉他!現場還有電子琴可以彈 5.電腦學習區:包含大量應用軟體教學影片光碟、程式語言以及iPad APP開發等學習書 6.寧靜自修區:相對隔離的閱覽空間,搭配巨大的桌面可以用 先前採訪曼谷重要文化據點The Reading Room, Bangkok的時候,聽到他們推薦TK PARK還半信半疑,到了現場才真的覺得整體氣氛和TCDC完全不同。除了大量的學生在裡面自習之外,親子檔、文青、中年人、雙手捧一大堆時尚雜誌的婦人⋯⋯族群組成相當多元,相較於TCDC的菁英氣息,這裡更有針對不同使用者進行空間規劃設計的用心。 先前聽曼谷在地文化人談TCDC認為太貴,只服務特定族群的時候有點衝擊。TCDC的學生年費是600,外國人年費要3600,外國人第一次拜訪憑護照可以免費進入一次,之後若是要進入就一定要加入會員支付年費。 相較之下,TK PARK25歲以下或65歲以上一年100,成人200,有護照非泰國公民是年費400。單次造訪可以申請1 day pass,一次只要20元!真的是相當親民。 造訪官網之後,才發現原來T...

[泰國.曼谷]三日觀察速記

進擊的巨人源於曼谷大皇宮! 1. 這回居住的地方是曼谷捷運新發展的街區,昭披耶河更下游的吞武里。若是要和臺北類比,這個區塊相當像捷運新通車的新莊。 第一天來,就為路邊攤無比好吃但是價差奇大感到驚訝,一碗超好吃的肉羹麵叫價35,但是也可以吃一道220的砂鍋大頭蝦。這區晚上非常安靜,沿街店面與住家外裝飾許多劍獅、八卦鏡、元天上帝(此地很多道教神不知是否海外華人族裔的語音差異,漢字書寫會不一樣)等避煞什物,甚至有人掛「合眾平安」的燈籠。商家藥行中文相當常見,直覺像是香港店招風格,只是英文全換成泰文。 吞武里和大家常談的舊城區(考山路與大皇宮一帶)一樣,都是鄰河的舊區,歷史上更是曼谷遷都河左岸之前的城市原址。先前看到朱拉隆功大學國際設計建築學程和紐約The New School還有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一起做河岸貧窮社區田調,就馬上想到臺北,這次真正親身走訪,更覺得有不少經驗可以直接和萬華還有大稻埕作對照。 2. 先前曾經在台灣找到唯一一本真的有文化觀點的旅遊散文(很可惜,誠品敦南店所有泰國旅遊書裡面只有日本人這本有點韻味)讀到曼谷的泰國人有80%都是有華人血統的泰國人,這點在路邊攤結賬的時候更是明顯,小販會說中文的出乎意料多,而且不是臨時學招攬觀光客那種。因為臨近就有傳統市場,看到商號從布店、藥店到商行都不乏中文出現,某種意義上似乎印證了這個日本編輯歐吉桑的說法。 如今,曼谷國際機場的標示已經全面標上中文,大皇宮週邊也出現許多口操中文的無牌導覽員(我猜)。觀光點的中國團客也就罷了,或許因為觀光真的夠發達,走在路上很像去京都或倫敦遊逛,到處都會聽見有人說中文。去東方文華喝咖啡的時候,甚至遇到台灣人在曼谷辦婚禮(婚紗是在台灣拍的,賓客口音是台灣腔)。姑且不論北東協怎麼發展,或者泰國和中國簽訂雙邊戰略夥伴,從生活面來看,中文在這裡感覺非常自然的和泰語、英語、日語並存,連我住的青旅老闆祖母都有華人血統。 3. 吞武里住處外50公尺就是傳統市場,出到大路,就是90年代重慶北路或者高雄鹽埕區的情調。傳統市場週邊相當有意思。泰國是全世界觀光流量明列前茅的觀光大國,一般人習於見到觀光客,小販也多少可以用簡單英文對答與結賬,但沒有印度的油滑氣,也沒有香港的不耐煩。我努力辨認泰文菜單上的太文字,一邊用新學的破爛泰文點菜,一邊訝異於飲食攤位出乎意外乾淨。 這...

[泰國.清邁]清邁大學雜誌系SUSU交流記

今天託 PFF 新夥伴子榕之福,認識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SUSU。SUSU是 清邁大學傳播學院 雜誌系的大三生,因為父親是中國人的關係,可以中泰雙語溝通真是讓人感動呀! 泰文的雜誌可以直接用外來語叫「Mag(magazine簡稱)」或者泰文「นิตยสาร(NiDaYa-Saan)」。過去印象中美國有些新聞學院有雜誌相關科系,但是聽到清邁大學有雜誌系的時候,還是大感震撼!泰國設計發展之完整、分工之細可見一般。SUSU說清邁大學傳播學院的雜誌系大概成立七八年,包含曼谷的 Thamasart大學報紙與印刷媒體系 在內,泰國已經有好幾所學校設有相關科系。 朱拉隆功大學傳播學院 雖然沒有特別分設雜誌系,但是在媒體圈內也很重要。 清邁大學傳播學院現在包含七個系:新聞、雜誌、戲劇、電視電影、廣告、新媒體(New Media)、廣播。雜誌系上的老師由新聞系、新媒體系和一些有雜誌學術背景的老師教學。在她之前每一屆都只收15個人,不過今年大一入學有收到25人。 課程方面,大一傳播學院院內不分系,大二會進行口試挑選主修科系,自此才開始雜誌系的課程。大二主要會先學習各種寫作、軟體技巧,譬如專題寫作(feature writing)或者InDesign等等。理論方面則有類似溝通美學(Art for Communication)這類談色彩學對傳播與新聞表現的影響。 大二升大三暑假, 傳播學院有個編雜誌的傳統。7個科系的學生只要願意犧牲暑假都可以參加,大家一起利用暑假編一本雜誌。基本上雜誌系的老師會希望學生都能參加。二升三這本雜誌的主題每年固定,主要是針對大一新生這群目標讀者介紹清邁大學,以及各種進入大學之後相關的生存知識與週邊資訊。SUSU她們編輯的雜誌命名為《LIFE MAGAZINE》,80頁,發行2000冊,定價59Bhat。在大一新生入學說明會(orientation)的時候上市,兩天就搶購一空,小賺一筆。 大三之後,就學期間大家會開始進行雜誌編輯、行銷等業界專職分工,並撰寫專題交給老師修改。上學期與下學期會各編一本雜誌,有點像是期中期末成果發表,主題由全班15人共同討論。大四上學期會再編第四本雜誌,下學期則前往業界實習。 根據SUSU說法,泰國現在其實一般人也不太買書,很多都看網路,雜誌與出版銷量也不理想,和廣告影視相比並不是真的薪資很好的行業...

關於慢

心急才是真正的惡魔,每個人都想要更有效率更快有累積。當家人也用這種重力加速度在思考,墜入黑洞的路就會打開。 為什麼亞洲的年輕人不能就用自己的步調前進呢?大概是因為父母們事先替小孩套上腳鐐吧。人各有命,家中如果有經濟負擔會減少許多選擇,但是小康或富裕家庭或許是為了保持既得利益的位置,也會遮蔽許多選擇。 在個人層次之上,大環境瀰漫著財富重分配不公的惡意,加上高齡化與國家空轉的萎縮,也刪去許多選擇。當大部份的選擇都消失之後,整個社會就不得不變成一個競爭的機器。因為活下去的方法很少,談論不同的生活方式變成一種流行。因為每個人都卡住,所以逍遙出走變成集體的夢。因為病得不輕,所以心靈需要療癒。美食、正妹、度假、動物讚讚讚,彷彿自己也可以跟著分到一點遠方的歡喜。 慢之所以變成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味,是因為平常超速行動可能腦溢血,囫圇吞棗可能噎死,所以才要體驗慢活慢食。但是這不是真的慢,真正的慢其實需要付出代價,而這代價許多人自己難以承受,自己的家庭難以接受,社會難以忍受。於是出現了什麼年紀必須完成的10件事,幾歲之前不得不知的30個秘密。 其實我們憎恨慢。慢的意義,或許是在發現不滿的時候才顯現出來。

世界上根本沒有文創的延伸思考

看到網路有人回應 「世界上根本沒有文創」 這篇文章的時候竟然提到羅斯福新政可以說是比英國更早的代表,好像值得研究查證一下。 新政當中最有名的藝術相關政策之一,是藝術公共就業計劃(Public Works of Art Project),因為這個包含大量壁畫,和塗鴉有點關係所以我一直記得。不過整個背景有個更大的Federal Project Number One包含了作家計劃、歷史記錄計劃、劇場計劃、音樂計劃和美術計劃。這是羅斯福第二次新政當中最大的計劃。過去我對新政的概念比較是政府扮演最終的買家,就像作十大建設的概念來作文化公共建設,藉此提供工作機會給藝術界人士。基本上是專案,沒有建立產業。或許細讀新政條文之後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驚喜。 另一個值得繼續接著談的是,文章當中其實有提到各國政府主管的文化,其實是狹義的文化「藝術」。這個藝術直接牽涉到審美的決定權與價值,在多元文化的時代,社會價值觀對於「文化」的概念已經不那麼偏狹。把妹可以有把妹文化,鄉民可以有鄉民文化,戀童可以有戀童文化,過去不登大雅之堂的各種生活與族群都浮上檯面。然而我們可以清楚意識到,他們並不真的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與資源分配。站在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觀察角度,該怎麼討論他們?他們和產業的關係又是什麼?感覺也是很有趣的另一篇文章。

誰說我們可以期待公權力和社會重分配?

其實本來讀經濟學是想知道所謂的文化藝術發展,或者實際一點創意產業是不是也只是另一種搭著「經濟發展」鼓吹消費的另一種消費形態。如果是,那這種消費是否健康?是否永續?是否值得投入? 粗讀完《為什麼經濟一定要成長》。其實應該要再看一次比較能分析,不過大概整理一下自己看到的架構和問題: 書裡面最終的核心論點: A .財富積累超過一個基本限度之後,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就有限 .國民壽命健康等等基本需求,不一定需要國民所得高才能獲得(譬如古巴) .因此有必要區分財富和富足(prosperity) .資本市場經濟分成英美式自由型和日德式合作型,自由型的會讓經濟比較不穩定 .假使社會結構穩定,就算經濟起伏震盪不穩定,人民受到的影響也不大 結論:政府必須主動介入社會政策,管制財政讓金融更穩定 B .用更大規模看,全世界資源有限,不可能所有國家都成長,所有經濟都無限成長 .事實上現在的科技可以滿足世界需求,問題在於重分配(甚至是國與國的重分配) .現在的經濟計算沒有包含有限的外部成本 .GDP國民所得是一個大家用來判斷的指標,但是這個指標計算方式問題重重,需要建立新指標(包含清除公害污染需要花錢,都可以算進去GDP增加?!) 結論:需要建立包含地球限度的成長指標,並讓富國幫助窮國發展(要富國吐錢給窮國=富國人民吐錢給窮國人發展?想得有夠美?!) C .資本主義的運作機制是基於債務,你存的錢會變成別人的投資,銀行可以借出原本沒有的錢推動發展 .資本主義的第二運作機制是消費,所有的生產最後必須有人買單,所以必須鼓勵追求新奇 .新奇造成焦慮,因為新奇包含著地位性消費,會造成週邊心理社會壓力和競爭嫉妒心 結論:必須改變社會價值觀,建立社群性的心理與物質互助,並同時利用財富重分配制度降低社會分配不均。 D .資本主義最根本的運作機制是不成長就會衰退,如果地球資源有限,不可能永遠成長,那一定會衰退 .書中並沒有提到解答,而且也認為不能只依靠目前的綠色生活、服務業、社區性經濟,必須有新的經濟模式 .需要發展的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資源成本的產業,但是要在目前的情勢下轉型是艱難的過程 結論:面對不成長就會衰退的根本問題,制度上必須利用分攤工時(每個人都有工作不失業,工時變短,薪資差異減小),社區性經濟等運作較「在賺錢上沒效率」...

不要只爽一次——關於藝文補助的聯想

匆匆逃離昂貴的挪威,在丹麥哥本哈根跨年過一天,又搭巴士前往柏林⋯⋯如今想想真是恍如隔世。 去年運氣很好拿到了補助,而今年又有機會實際受邀擔任補助的評審,對於補助資源有一些延伸想法。 台灣的補助制度名目相當多,但是多半是獨立單項的個案。撒錢到各個項目培育了一群傑出的人,但是平常卻沒有人才庫的整理與後續配套,相當可惜。有些人專業是行政策劃、有些是創作、有些是出版,不知是否有機會建立橫向的串聯網絡,可以讓大家更容易找到優秀的合作對象呢? 甚至,政府或國藝會是否可以做更完整的配套。比照日本神戶(世界創意都市網絡)、仙台(文部科學省在地創意產業人才培育專案SSD)、或者英國倫敦google campus那樣,將政府相關領域專案優先媒合人才參與呢? 這樣國家花費的資源就不會只停留在個人一次性的補助格局,而可以替國家或國藝會建立更大更廣的人才庫與工作網絡,長遠而言效益才會累積。 日本創意都市網絡: http://ccn-j.net/ 神戶design hub: http://www.kobe-designhub.net/register/ 仙台SSD: http://sendaischoolofdesign.jp/ 倫敦Google Campus: https://www.campuslondon.com/

大人物的必取

紙牌屋第二季過半就開始讓人不耐煩。或許一方面是爾虞我詐的國家大事被簡化成兩個阿伯(好吧,把花瓶般的總統算進來是第三個阿伯)小家子氣的勾心鬥角,你討厭班上誰誰誰干我屁事。 另一方面鋪梗的跳躍性變得太需要腦內補完,所有的暗盤翻轉要翻就翻,不解釋也不太經營細節只為了拉抬對決氣氛,這樣一來和港漫有何兩樣,我看冇啦! 不過第二部還是有兩條線打動我,佛萊迪這位底層燒烤店老闆本來就很討喜,曇花一現的富貴夢讓我們重溫老派硬漢小說的蒼涼骨氣。另一則是兩位鋼鐵人的含蓄的愛。雷米是美國首富掌控的財團說客,賈姬則是國會多數黨黨鞭鐵娘子,從阿富汗的軍旅生涯一路走到國會戰場,兩人都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卻因為頂頭上司互鬥陷入兩難。同為大人物底下的必取,他們閃現的片刻軟弱,是燦爛的光。

「未來同樂會——全球創意基地訪查」分享會

不知不覺,回國開始針對這個題材有機會受邀分享幾次。陸陸續續有些記錄,想在這裡稍作整理。 基本上分享會內容以去年冬季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贊助的思想地圖專案為主,結合採訪和台灣在地案例做比較。簡單版的摘要介紹可以看 這裡 ,詳細的結案報告書全文可以參見 這裡 。 【影片】 台灣關鍵研究小組月會周到地做了影片記錄上傳,不過到目前為止,每場都會因為時間關係調整架構篇幅,或者依照觀眾反應增減案例和投影片。應該還可以談得更清晰、更親切。 感謝Che Wei Liu針對這場發表做的現場速記: 1) 文創應分為【創意經濟】,【文化教育】,兩者邏輯完全不同 2) 【創意經濟】:源自1990年代英國工黨政策,製造業外移為背景,需要新的經濟型態,不僅看產值,更檢視開銷與投資,操作上有業種策略取捨,整合該產業鏈上下游,投身於國際貿易競爭情境,就是產業政策,跟文化實在無關 / ex 甄寰傳,北歐就不會投資音樂產業 3) 【文化教育】:從文藝復興時代以降,政權用於鞏固統治正當性的文宣與教化之用途,近代民族國家形成之後可視為,文化的公共建設。著重於多樣性,異質,保存,實驗,甚至能夠創造新價值內涵,不以營利產值為衡量 / ex小劇場,文學,古蹟 4) 為什麼 [文化] 與 [都市發展] 走的越來越近?》房地產包裝與地域特色形塑,吸引階級消費 / ex 六本木之丘與森美術館,臺中歌劇院與豪宅群,倫敦東區文藝閒暇消費地景 5) 另一種可能:【同樂城市】 特質 (一)溝通 communicable / 日本仙台多媒體藝術中心 特質 (二)平價 affordable / 美國羅德島州 AS220 藝文聚落 --- 清大彭明輝回應: 1) 當代人潮特質:〝跟著大家走〞。所以應把握〝為什麼來?〞,以及〝停留駐足的理由〞。 2) 台灣農村轉型的幾個要點:與美澳相比屬於超小農 0.2公頃農地/人,兼業農,應使農村多元化,城鄉距離短,提高農村人口存款能力。 3) 製造業內部以自動化為優先精進的方向,不會提高就業人口。製造業已經做完人類所需要的一切需求。必須有國際尺度的串聯與公共政策轉型,來面對製造業的議題,是否允許製造業大量運用能源,不會增加就業,到底要製造什麼,等課題。 4) 衍偉所考察的案例,其實都是把,【產業】與【文化】搭建勾聯...

[韓國.首爾]首爾市政府官方博客

雖然已經看過 nippon.com 或者 korea.net 這種以八到九種國際語言,背後由NGO日本財團或政府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對外做國家文化推展的恐怖網路雜誌,今天看到首爾市政府在中國微博上有 中文官方博客 還是讓我大大震驚。

[韓國.首爾]SASS與韓國空間活化再利用

讀 這篇 談韓國都更法令演進的好文,想到可以對照正在看的2013考察韓國創意都市報告: 首爾參加UNESCO創意都市網絡當中, Seoul Art Space Sindang (新堂)段落提到:韓国認為以住宅再開發為主軸的地方發展沒有未來可言。因此政策轉向文化空間活化(近郊Fanhattan新市鎮計劃保持11年間凍結狀態)。 SASS是60年代興建的地下商店街,引進藝術家進駐企圖吸引觀光但是失敗,因為藝術家重視自己的創作時間也不喜歡有觀光客在周遭晃來晃去。週六的藝術體驗吸引人潮,但是對在地經濟沒有幫助,後 來轉型變成針對和商場空間有關的商人子女孩有鄰近社區小孩的社造型藝術活動。因為SASS沒有硬體施工經費,媒合進駐藝術家替進駐商家設計招牌或共同合作裝修場地,舉辦藝術節,讓商家和藝術家有共同感。反而慢慢發展出在地的藝術節和活動。 SASS沒有預算也不提供直接行政直接支援,但是在活動或耗材方面會有間接資源,並且以徵選方式「免費」提供選上的藝術家一年使用權。現在每年流動率大概是50%,因為沒有補助預算,所以以協助藝術家工會開發產品自立為下階段目標。是首爾唯一以舊有公共市場活化的案例,但類似的空間現在首爾有11個。目標雖然是「支援藝術家」和「發展在地經濟」,但是這是兩難(這部分一如我觀察到的世界沒有文創理論)。 另一點重點可以注意的是首爾文化基金會提到隨著市長轉換,創意都市/設計首爾的主軸轉向和市民合作。首爾設計基金會也提到「公共(建設)設計」轉向以社會福利為主軸的「市民設計」。設計基金會主要目標當中除了產業發展之外,也著重用設計解決都市問題。這點也非常令我感興趣。 . 日本創意都市網絡 參訪製作的 2013考察韓國創意都市報告 (首爾設計基金會段落的一些細節也很驚人,譬如市民運動出身的新市長停止前任市長的興建歌劇院計劃改成市民農園) .首爾中止失敗近郊新市鎮開發計劃可參見 這則2012新聞 (英文) .另外可以參見比較從文化教育和表演藝術角度觀察的 空間觀點

小嘆世界連環圖

剛剛聽錄音的時候聽見自己喘了一口大氣。連津津見和近藤 小姐都笑了起來。 那是一個漫長的週一下午。《狼的孩子雨和雪》的責編中澤 先生、長年和大塚英志一起工作三部驚悚作品的芹澤先生, 還有《Young Ace》雜誌的總編輯田中先生接連上陣對決。 這次的採訪聽幾天了呢?看看時間,也才剛聽完前四十九分 鐘。津津見小姐正溫柔的說編輯也不習慣受採訪越講越快, 或許會聽不清楚⋯⋯ 兩位編輯匆匆來去,中澤先生溫柔讓人連問問題步調都跟著 慢下來,芹澤先生爽朗健談不知不覺速度越催越快,而我的 耳朵連續整天轟炸,一路細聽還是覺得時時漏字⋯⋯當初在 現場雖然有做筆記,時間一旦拉遠,效果也越來越淡。我想 趁這次整理一鼓作氣和漫畫做個了斷,即使不是完全逐字稿 ,也希望儘量在保存情境和句子的狀態下整理內容。 一個一個字落在鍵盤上,還有更漫長的時間需要提綱挈領重 新像打算盤一樣把句子撥成漂亮的文章。 其實在巨大的媒體集團中,許多編輯真的就是上班族,和創 作者的情調很不一樣。面對角川書店這個把一切都當成機密 的地方,想到自己如何旁敲側擊套話⋯⋯

核電與房價的秘密關係:能源需求—工業用電—經濟發展筆記(長期增補)

追本溯源,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電才是根本問題。如果不需要那麼多電,沒有核四也沒差。需要電牽涉到經濟發展、能源使用效率等等更廣泛的背景。由於台灣工業用電占比超過50%,就先從工業切入找,稍微爬文整理了一下。 我比較在意的是能源的投資報酬率和週邊連帶性,譬如南韓資料中顯示電價比台灣低,他的能源成本結構和經濟結構的關聯性是什麼。日本德國能源成本比台灣高得多,他的電價和生產力和產業結構甚至失業率的關係是什麼? 「住宅用電和工業用電對比」 http://blog.cnyes.com/My/joejoeyourmoney/Article1060795 台灣資源缺乏,所有能源仰賴進口,電力成本直接受到其他資源進口的影響 ◎本篇含許多寶貴世界住宅與工業用電比較基礎資料可查 http://www.nownews.com/n/2014/04/28/1210264 民生用電因傳輸供電成本較高,各國電價也多是民生電價比較高。除非像中國大陸、墨西哥和義大利等國,由政府補貼住宅用電。目前民生對工業電價比為1.02,較南韓(1.29)、香港(1.29)、新加坡(1.35)等為低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4/01/12.html 是否全球政府都“補貼”工業用電?未必盡然。電力公司售電總成本中除發電成本外,另有極大一部份是“輸配電成本”。電力由電廠輸出時,多是以超高壓輸出(345,000伏特)。如果要輸送到一般家庭,就要將超高壓電力經由各地變電站以變壓器一路降壓,並經由配電系統配送到一般家庭用戶(110伏特),其輸配電系統投資極大。但如果輸電到大型工廠,可以用超高壓直接輸電給大用戶,工廠自行裝設變壓器以降壓,電力公司可省下龐大輸配電費用。所以基本上電力公司售電給工業其成本是遠低於售電給一般家庭。各國民生電價都高於工業電價,主要原因是成本使然,不見得是補貼工業用電。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11.html 台電今日工業售電大量虧損是事實,但勿忘台電今日民生售電也有大量虧損。主因是台灣目前售電成本低於發電成本,用戶用電越多,台電虧損越多。今日台灣工業用電大於民生用電,台電工業售電虧損自然大於民生售電 http:...

阿里阿德涅的線──破解波赫士的敘事迷宮

失明是個屏蔽。 ──James Woodall,《博爾赫斯書鏡中人》 追思夢想與回憶往事能有什麼區別? ──Jorge Luis Borges,《博爾赫斯口述.書籍》 一、故事的開始 「紀錄聲音的機器開始轉動了,所有的聲音都成為一種全新的可能,音樂不再只是抽象的旋律。把日式庭園中竹筒的水滴和敲擊放慢一萬倍,我們就聽到虛空之中,有巨大的牛車走過,車輪個個有十層樓高,從我們的耳蝸輾進鼓膜,一步一步踩過大腦的聽覺區塊,我們可以感覺到水珠緩緩拉長順應著地心引力發芽,尖端漸漸膨脹長大,像是外星人頭上的天線,我們聽到天線伸長的聲音像巨輪沉重地壓過時間……」 2004年春天的一個禮拜一,wolfenstein帶了絕版的《波赫士詩文集》給我。他和我剛上完聲音藝術,一路聊回宿舍。這是一門有趣的課。當磁帶開始出現,人類又增加了一種文明的法寶,從此以後,人類可以開始「驅使」世界上所有的聲音,不僅是彈指呼喚,而且還可以扭曲改造伸縮變速,未來主義者高呼:「機械的出現,讓摩登生活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噪音,從此以後,噪音將會凌駕旋律,成為新時代的音樂標準!」這種對於技術的狂熱和班雅明在〈攝影小史〉裡所呈現的理想主義一樣,是工業革命浪漫的末代幻想,他們彷彿看到了Jules Verne呼喚的未來世界。透過鏡頭,人類獲得了另一種眼睛,現在人類獲得了另一種耳朵。自古以來,和所有的藝術創作領域相反,音樂一直保持著抽象的狀態在發展。它不像希臘埃及繪畫從人類的視野出發,慢慢走向畢卡索和康丁斯基純粹的顏色和形狀。中國發展了可居可遊的圖像世界,還有文人畫追逐意境不求肖真的筆墨,但是圖畫的主題即使是那麼接近心靈世界,終究還是一種「世界的再現」。對康丁斯基來說,顏色和形狀在畫面上的排列和構圖,就像是音樂,純粹的音樂。音樂被當成是抽象概念的極致,自古以來,就和數學邏輯脫不了關係,我們馬上可以從希臘時代聯結到古典主義的Bach,還有哥德式教堂精密的共鳴艙。 「有趣的是,Borges並不喜歡音樂。」我說。由於我在網路上大肆宣揚傳教的關係,wolfenstein那時候也開始感染波赫士病毒,他身為一個物理系的聲音創作狂熱份子,對於波赫士〈通天塔圖書館〉那種大魄力的開篇(宇宙,它的名字是圖書館,哇靠真屌)還有小說中迷人的思考推演可以說是五體投地。「我沒有辦法接受卡...

未來同樂會——全球在地創意基地考察

一、世界上根本沒有文創 說到台灣當今文化發展,可以說是一團混亂。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文創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文化產業/文化工業(cultural industry)、內容產業(content industry)、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 ⋯⋯ 台灣在名詞上的曖昧與混淆,其實對國家整體發展造成很多傷害。不僅讓人搞不清楚文化藝術和文創的關係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大家該往哪裡去?整體有限資源如何有效分配?也變成迷糊仗。我們看到流行音樂產業拿補助廣受抨擊,看到以經濟效應和產值評估藝文團體的矛盾糾結,為什麼會如此,還是必須追本溯源,從定義開始。 當我這幾年陸續前往世界12國走訪100多個機構、展館與活動之後,我想可以從全世界的現況概略將文化發展相關營運單位分成兩大類:A創意經濟、B文化教育。 A創意經濟 創意經濟的代表,大家通常會舉英國1997工黨發展推廣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作為例子。顧名思義,創意經濟的目的是「經濟」,也就是發展真正能夠獲得收益、增加就業機會的相關領域。英國以投資核心新興產業、創新產品內容與行銷方式,以詳細統計提出產值總量與全球地理分布數據,讓保守黨信服工黨可以不用搞資本產業累積的老路線而可以振興經濟發展。 工黨上台之後開始盤點全國創意產業產值,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才確定新的經濟發展方向,用全面的數字證明並調整經濟路線。我想到日本仙台設計學校也是如此做基本功,盤點在地就業人口結構之後,才確定仙台要針對內容產業進行在地人才培育。 台灣?有任何人做過任何可信的調查嗎? 我們可以舉1998年報告中 音樂產業的調查PDF全文 做例子。 看看報告,我們發現有幾點值得進一步提問。報告中唯二提到的音樂類型是搖滾流行和古典(主要呈現於現場表演的收益),因為他們夠大,因此其他民俗、爵士、實驗等等都不在列,或許間接顯示的是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之中?另一個問題是,在附註當中,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等等,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因此我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