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眠祭有兩百多年歷史,在十九世紀中葉就發展出大型人型燈籠,以及一町一陣頭的形式。這個祭典不屬於任何神社,起源有好幾種說法,現在主要認為起於夏日炎炎正好眠,日本人又不耐熱,東北和關東地區會舉行儀式驅除妨礙工作的睡魔(館內有放水燈示意畫),後來和七夕傳統的送精靈等祭典融合就變成節日形式,但全日本只有青森地區發展出這樣的大型燈籠祭典。
由於民眾拼場,以前遊街沒有統一,路上相遇互不相讓時有人打架生事。加上燈籠競爭激烈,越作越大也導致收取保護費等等事端發生。幕府曾因此查禁多次,明治時代甚至認為這是野蠻惡俗。二戰期間禁止一段時間,但戰後百廢待興,民間又立刻恢復舉辦,可見民眾對這祭典的嚮往根植很深。
隨著經濟發展,八零年代青森市的送眠祭發展成全國最大祭典,舉辦期間甚至吸引海內外突破三百萬觀眾來客,並且出國巡迴。燈籠師也變成一個世代傳承的專業地位,要和燈光師,木工等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巨大裝置,最後由在地町會一起出陣頭。青森各地也有幾種不一樣的形式,人形還有巨大扇形是比較普遍的造型,但五所川原卻有製作高達22公尺的高塔型巨大人台燈籠的傳統。
這個祭典有趣之處在於他不僅是繼承傳統,因為每年都要出新巨大燈車,從設計到製作都是一直持續在更新,不但有比賽(想像一下台灣出現陣頭競賽),更有專業展館(想像一下媽祖進香文化館)建立鄉土歷史教育推廣與觀光據點。我逛時開放空間可以穿透看賣場搶購在地專屬設計商品的熱度,並同時聽見民藝表演區的猴戲與三味線。而從傳統與在地歷史出發的燈車題材也很多樣,我甚至還看到以近代版畫大師棟方志功為主題的大燈車,過去歷代也不乏以宗教和當代三味線音樂大師心境發展的作品。表面上形式古典,但是命題卻非常多元,甚至當代(譬如處理地震鬥鯰魚安撫人心)。當代燈籠師也有許多是很棒的設計師,自行開發周邊設計商品(譬如色彩極其迷幻的送眠領帶!),甚至在學校授課代領社團培養後進和鄉土教育。民俗至此整個是一個完整的產業與在地知識循環。
先前採訪仙台的時候很多人都提起仙台強悍的市民參與傳統,東北和北歐一樣,千百年來都有寒冷雪祭不得不互助生存的人際紐帶。青森三大祭青森、仙台、秋田也是在這背景下慢慢成長成現在的規模。但是保持不停創新的儀式延續性,不僅只是節日表現的娛樂活動(想想中秋清明端午元宵,我們並沒有任何新的創造性活動),也不僅只是復原和保存(節日不需要老街,但是需要人,尤其是在地社造凝聚的參與),也不僅只是炒作熱度(透過從小開始參與節慶製作表演活動培養鄉土認同,譬如兒童組的花燈設計賽,花燈前的隊列也都必然包含小孩排的陣頭,我還看到很多推嬰兒車參加牽引隊的媽媽)這點或許是台灣日後重新思考節慶、傳統文化和在地行銷的時候可以多紮根的部分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