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青森]大的不只是花燈!-青森送眠祭


送眠祭有兩百多年歷史,在十九世紀中葉就發展出大型人型燈籠,以及一町一陣頭的形式。這個祭典不屬於任何神社,起源有好幾種說法,現在主要認為起於夏日炎炎正好眠,日本人又不耐熱,東北和關東地區會舉行儀式驅除妨礙工作的睡魔(館內有放水燈示意畫),後來和七夕傳統的送精靈等祭典融合就變成節日形式,但全日本只有青森地區發展出這樣的大型燈籠祭典。

由於民眾拼場,以前遊街沒有統一,路上相遇互不相讓時有人打架生事。加上燈籠競爭激烈,越作越大也導致收取保護費等等事端發生。幕府曾因此查禁多次,明治時代甚至認為這是野蠻惡俗。二戰期間禁止一段時間,但戰後百廢待興,民間又立刻恢復舉辦,可見民眾對這祭典的嚮往根植很深。
隨著經濟發展,八零年代青森市的送眠祭發展成全國最大祭典,舉辦期間甚至吸引海內外突破三百萬觀眾來客,並且出國巡迴。燈籠師也變成一個世代傳承的專業地位,要和燈光師,木工等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巨大裝置,最後由在地町會一起出陣頭。青森各地也有幾種不一樣的形式,人形還有巨大扇形是比較普遍的造型,但五所川原卻有製作高達22公尺的高塔型巨大人台燈籠的傳統。

這個祭典有趣之處在於他不僅是繼承傳統,因為每年都要出新巨大燈車,從設計到製作都是一直持續在更新,不但有比賽(想像一下台灣出現陣頭競賽),更有專業展館(想像一下媽祖進香文化館)建立鄉土歷史教育推廣與觀光據點。我逛時開放空間可以穿透看賣場搶購在地專屬設計商品的熱度,並同時聽見民藝表演區的猴戲與三味線。而從傳統與在地歷史出發的燈車題材也很多樣,我甚至還看到以近代版畫大師棟方志功為主題的大燈車,過去歷代也不乏以宗教和當代三味線音樂大師心境發展的作品。表面上形式古典,但是命題卻非常多元,甚至當代(譬如處理地震鬥鯰魚安撫人心)。當代燈籠師也有許多是很棒的設計師,自行開發周邊設計商品(譬如色彩極其迷幻的送眠領帶!),甚至在學校授課代領社團培養後進和鄉土教育。民俗至此整個是一個完整的產業與在地知識循環。

先前採訪仙台的時候很多人都提起仙台強悍的市民參與傳統,東北和北歐一樣,千百年來都有寒冷雪祭不得不互助生存的人際紐帶。青森三大祭青森、仙台、秋田也是在這背景下慢慢成長成現在的規模。但是保持不停創新的儀式延續性,不僅只是節日表現的娛樂活動(想想中秋清明端午元宵,我們並沒有任何新的創造性活動),也不僅只是復原和保存(節日不需要老街,但是需要人,尤其是在地社造凝聚的參與),也不僅只是炒作熱度(透過從小開始參與節慶製作表演活動培養鄉土認同,譬如兒童組的花燈設計賽,花燈前的隊列也都必然包含小孩排的陣頭,我還看到很多推嬰兒車參加牽引隊的媽媽)這點或許是台灣日後重新思考節慶、傳統文化和在地行銷的時候可以多紮根的部分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台灣.桃園]你聽過安麗,但可能沒聽過安麗的體驗設計?!

「你聽過安麗嗎?」今天有幸參加台科大宋同正老師seminar的 安麗桃園體驗廣場 參訪,到了現場,真的就是全球直銷龍頭Amway耶! 11年前,台灣安麗南北物流倉庫出現運用效率不平均的問題。由於業務集中在台灣北部,造成北部物流中心2800坪負責70%營收,南部物流中心4200坪負責30%營收,北部天天加班,南部每天開機有限的狀況。就在這時候,儲運處處長黃桂琴(Gloria)決定放棄南部倉庫,在物流倉庫全面自動化的同時,引進體驗經濟。 物流倉庫最大的突破,在於建立全自動高20m、深85m的倉儲長城,大幅縮小倉庫的土地佔地面積,節省70%的土地成本。原本堆高機調度倉儲平均3分鐘的操作,搭配條碼感測、上架調貨盤點系統、恆溫室等周邊配套之後,縮短到48秒。除此之外,從紙箱包裝、檢貨、重量品管到進入物流宅配全程15分鐘的流水線,也大幅增加效率。 那麼減少的人力呢?那些消失的堆高機駕駛、倉儲人員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是從直銷認識安麗,然而安麗企業本部的員工,是不能從事直銷的。當企業基層員工心事重重,擔心自己遭到取代的時候,Gloria問大家說:「你們想不想改變?」 「想。」 「好,那我們來學怎麼泡咖啡。」 .體驗設計創造的舞台 直銷一向背負著相對負面的社會形象。強迫購買囤貨的傳聞、上下線的組織制度不透明、還有拉人頭的人情壓力,都讓直銷產業外圍的人感到卻步。 直銷是一個正正當當的行業,不必搞神秘。Gloria雖然是物流出身,也不是設計師,但是她抓到了「不透明」的問題癥結。她決定利用這個改造物流倉庫的機會,重新建立一個「透明化」的運作系統。R&J咖啡廳就是第一個接觸點。事實上,全球各地安麗分部雖然有客服、生產管理、和物流等功能,但是沒有人經營對外公眾的咖啡區。透過這個咖啡廳,Gloria想要先打破學習和促銷的刻板印象,讓企業傘下的業務員可以帶人「進來」。倉庫是「被動」的,但是體驗服務,是「主動」的。 今天使用的導覽耳機。 「當時我在安麗已經工作十幾年,一開始,我是站在不認識安麗的人的立場,開始想我該怎麼介紹這間公司。就像大學畢業生要找工作一樣,一開始你要怎麼認識企業?一定是上網先查一下背景,這就是介紹組織沿革。接下來你會想這工作可以做嗎?有沒有騙人?所以我們要給一些優秀的產品證據。接下來大眾會問的問...

[日本.大阪]旅途,第61日

處在移動的狀態久了,最近很常意識到自己的浮躁。 累,但是捨不得闔眼,因為覺得好像還有什麼內心深處的黑洞沒有填滿。分明擺爛正事不作。 日常最開心的事情是上廉價超市買菜,吃個台幣30元的布丁都倍感奢侈。可是看到便宜的蘋果、水梨(30出頭可買),或者一顆90價格還算能接受的鳳梨,就滿心歡喜。這時就覺得台灣飯後無時無刻從小到大,那些承在玻璃盤中的棗子、芭樂、楊桃或蓮霧……很多東西溫帶國家的可憐國民們一生都沒見過,生在台灣何其奢侈。即使在大阪最便宜的超市,西瓜一顆也要台幣300以上,更別提稀少的葉菜……一直都覺得京都標榜懷石湯豆腐是可悲的,無生鮮蔬果,故標榜醃漬,味覺選擇有限,故妝點盤中小景增添視覺無窮。千利修化繁為簡追求枯淡蕭索本來是反華奢,反崇中媚外,但何嘗不是因為無能為力?燒不出景德鎮的白瓷,那麼粗糙的茶碗也別有雅趣。敝帚自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