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背包旅館老闆Brian是愛爾蘭人(為什麼我最近老是遇到外國人卻能在日本開公司作生意...)他在倫敦念書,後來因緣際會留在日本。我們聊到近年來愛爾蘭經濟雖然受歐債牽連,但是全世界的高科技業卻都集中到那邊設歐洲總部,感覺愛爾蘭應該還是很多機會。不過Brian有點不以為然,這是因為說英文(畢竟多數科技業都來自美國),更重要的是便宜,有高教育程度的年輕人。愛爾蘭經濟規模太小,相較於台灣只有460萬人,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想離開,不會留在愛爾蘭。(愛爾蘭經濟規模太小=台灣市場太小,看到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Brian還說台灣有2300萬人對吧,好大的國家喔!)
聽到這番話,我突然對年輕人跨國工作好像有了不同的觀點。我跟Brian說或許華人安土重遷,過去一向不太有出走工作的傳統。80年代台灣是世界工廠,台商全世界跑接單不怕出走,是因為在台灣生產。但現在台商也都移動到孟加拉、越南、甚至中南美洲。年輕台灣世代在台灣看不到機會,有能力的也開始比照向外移動,去上海,香港,澳洲……
過去我們常常覺得西方人機動性很強,可以在歐美任何鄰近國家工作,但是如今台灣年輕人終於擁有這樣的機動性和戰鬥力,為何媒體卻用「台勞」來指稱呢?這些在世界上走動的台灣年輕人尋找機會的勇氣和決心就像當年的台商一樣,但他們不再可能擁有相同的時機(當年第一波全球化歐美產業外移,代工競爭還沒那摩激烈)和資源(廉價勞動力已經變成22K的社會分配問題),因此有能力的人離開,不見得要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想或必須報效國家的虧欠感,可能就只是因為做同樣的事情卻能享有更理想的生活環境,良禽擇木而棲。
我想到的另一點關鍵在於,為什麼媒體=成人=既有價值觀會抱著指責的心態,彷彿年輕人背棄自己呢?華人世界非常習慣用家長制方式思考,他們訴求年輕人的虧欠(反正你比較年輕你再怎樣都欠),讓人產生罪惡感。若是我們站在同樣全球的角度看,愛爾蘭媒體,印尼媒體,印度媒體,美國媒體應該不會這樣指責自己國家的少年家,覺得他們對自己有虧欠。這不禁讓我警覺,用言語攻擊這些年輕人說他們是台勞,其實是基於一種防衛心態。這是八點檔「你去外面工作,這個家都沒心幫忙照顧!像你這樣不關心父母兄弟死活,恁以後乾脆壟賣轉來!」這種話語的社會延伸版。
這並不是說年輕世代就此拋下台灣,或者不為台灣做什麼,不關心這塊土地。而是我們怎麼思考移動和工作,以及這塊土地實際上又提供多少培養滋育。譬如說,「所有的台灣之光假使待在台灣,為什麼都很難發光?」這可能就是和台勞一體兩面我們可以追問的問題。王建民去美國工作是不是台勞?李安是不是台勞?現在在中國打天下的眾多歌手和藝人是不是台勞?相對繼續追問,光良品冠來自馬來西亞,孫燕姿來自新加坡,他們是不是馬勞或新勞?
這時候我們才會發現使用這個詞的人的用心。進而我們可以繼續想,我們的下一步要往哪裡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