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4的文章

關於慢

心急才是真正的惡魔,每個人都想要更有效率更快有累積。當家人也用這種重力加速度在思考,墜入黑洞的路就會打開。 為什麼亞洲的年輕人不能就用自己的步調前進呢?大概是因為父母們事先替小孩套上腳鐐吧。人各有命,家中如果有經濟負擔會減少許多選擇,但是小康或富裕家庭或許是為了保持既得利益的位置,也會遮蔽許多選擇。 在個人層次之上,大環境瀰漫著財富重分配不公的惡意,加上高齡化與國家空轉的萎縮,也刪去許多選擇。當大部份的選擇都消失之後,整個社會就不得不變成一個競爭的機器。因為活下去的方法很少,談論不同的生活方式變成一種流行。因為每個人都卡住,所以逍遙出走變成集體的夢。因為病得不輕,所以心靈需要療癒。美食、正妹、度假、動物讚讚讚,彷彿自己也可以跟著分到一點遠方的歡喜。 慢之所以變成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味,是因為平常超速行動可能腦溢血,囫圇吞棗可能噎死,所以才要體驗慢活慢食。但是這不是真的慢,真正的慢其實需要付出代價,而這代價許多人自己難以承受,自己的家庭難以接受,社會難以忍受。於是出現了什麼年紀必須完成的10件事,幾歲之前不得不知的30個秘密。 其實我們憎恨慢。慢的意義,或許是在發現不滿的時候才顯現出來。

世界上根本沒有文創的延伸思考

看到網路有人回應 「世界上根本沒有文創」 這篇文章的時候竟然提到羅斯福新政可以說是比英國更早的代表,好像值得研究查證一下。 新政當中最有名的藝術相關政策之一,是藝術公共就業計劃(Public Works of Art Project),因為這個包含大量壁畫,和塗鴉有點關係所以我一直記得。不過整個背景有個更大的Federal Project Number One包含了作家計劃、歷史記錄計劃、劇場計劃、音樂計劃和美術計劃。這是羅斯福第二次新政當中最大的計劃。過去我對新政的概念比較是政府扮演最終的買家,就像作十大建設的概念來作文化公共建設,藉此提供工作機會給藝術界人士。基本上是專案,沒有建立產業。或許細讀新政條文之後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驚喜。 另一個值得繼續接著談的是,文章當中其實有提到各國政府主管的文化,其實是狹義的文化「藝術」。這個藝術直接牽涉到審美的決定權與價值,在多元文化的時代,社會價值觀對於「文化」的概念已經不那麼偏狹。把妹可以有把妹文化,鄉民可以有鄉民文化,戀童可以有戀童文化,過去不登大雅之堂的各種生活與族群都浮上檯面。然而我們可以清楚意識到,他們並不真的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與資源分配。站在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觀察角度,該怎麼討論他們?他們和產業的關係又是什麼?感覺也是很有趣的另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