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仙台]Sendai School of Design採訪速記


【公共空間 x 體驗設計 採訪速記】

今天二次拜會SSD,拿了歷年年報和一堆資料還有有趣的獨立雜誌S-meme。週日還有2013秋季學期發表會,相當期待。

1.
SSD(Sendai School of Design 仙台設計學校),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在地創意人才育成計劃。整個計劃源於東北大學培養的畢業生只有16%留在仙台在地就業,培養的人才大多離開,對於區域發展和高等教育投注的資源來說都很不利,因此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都市研究所結合文部科學省(相當台灣教育部加文化部)和仙台市共同開設了SSD。

課程每次為期半年,完全免費,以專案導向學習的方式聚集創意產業(設計、程式、媒體、建築、編輯等)相關領域研究生和在地社會相關從業人士共同針對在地議題進行田調工作,並實際完成專案或製作原型。內容主要涵蓋五個專案導向學習工作室:媒體、環境、社會、界面(communication)、國際,可以依照個人興趣報名其中一個工作室參加徵選。課座講評老師從策展人、產品開發、行政、金融專業者等依據專案工作室年年更替,觸及面向相當廣。

這個計劃最主要的源頭是文部科學省的「社會系統改革與研究開發整合」推進政策,資金來源則是「區域再生人才創造據點」建構專款,為期五年。值得一查。快速掃過這個專款對日本各地扶持的專案,有很多名目都相當妙:從多文化共生推進師、食農師傅育成到里山大師培育⋯⋯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東北大學是日本第三間帝國大學,僅次於東大和京大,是日本東北六縣最重要的大學之一。魯迅留日的時候的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就是東北大前身。東北大學所在地仙台市則是東北地區最大城市,人口有106萬,311之後更是聯結鄰近災區復興計劃的大本營。SSD開始於2010年,開辦半年就遇到311,也讓它專案導向介入社會的身份變得更加特別。

根據SSD大頭目本江老師的說法,仙台雖然是東北最大城,但是在地卻沒有主要產業,大都是日本大企業的分公司。再者,仙台並沒有任何設計或藝術學院,然而從就業業種分析來看,從事創意產業的人數比例卻不輸大阪和福岡。網路時代許多創意工作者可以遠距承包東京等都會工作,所以回歸在地都市生活。但是與此同時更凸顯出在地沒有任何創意產業工作需求,在地的創意人才彼此也沒有橫向的網絡聯結,缺乏策展或製作人的角色籌劃更具產業規模的計劃,出現一種有人才卻搞不出東西的狀態。因為當代建築.都市專業關注的已經不僅只是建物本體,因此本江老師他們就以建築.都市研究所為據點提案開始整合在地資源。

2.
SSD整體計劃其實包含三個部分。

為了讓創意產業在城市立足,需要一個可見可觸碰的據點,因此重整物流批發業據點成立創意產業的共同工作與育成空間TRUNK(鄰近還有針對音樂產業的MOX和表演藝術相關的10BOX)。這個據點主要是讓資訊和人才可以聚集流通,讓人才現身可以被找到。營運端也會媒合工作和相關產業諮詢和培訓的人際網絡。TRUNK的經營者是民間商會仙台批發物流中心,除TRUNK之外,也介入批發物流街鄰近許多在地營造計劃。

接下來是培育整合性與實務執行人才。這就是SSD本體,以及相關聯結的眾多國際交流、公共講座與專案,甚至參與橫濱藝術三年展和愛知國際三年展。

最後,也是我覺得相當前所未見的,是成立「東北商人設計塾」,目的是教育中小企業和在地企業業主如何應用設計。大家不必訝異,就算是日本,對於地方都市來說,一般而言業主一樣不重視設計,認為是昂貴、徒具包裝但沒有實用性的才藝。教育業主一來是讓業主了解設計的實際功能與商業性,業主其實也需要學習怎麼和設計師一起工作,才能進而接受媒合。二來群聚之後,一旦有人採用獲得商業成果容易激發競爭心理,會出現良性循環。這個概念最強之處在於,他的著眼點是直接培養在地客戶,讓在地創意產業從業者可以獲得在地工作,打通資本和人才之間的斷層。我問本江老師這個在日本其他地方是否有案例,就他所知目前還沒聽說。

3.
先前採訪仙台媒體中心、BOOK BOOK SENDAI都提到仙台的民間力量強盛。我問本江老師除了資本和制度之外,在地人文環境對於SSD成立有沒有什麼幫助?

仙台雖然沒有設計和藝術相關高等教育專業學校,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諸侯國。幾百以來都是東北的主要都城,民間對於文化有自己的基本生活觀。父母培養小孩學才藝不是虛榮,而是因為覺得教養需要。即使不是以此為業,很多人出社會也都會學習樂器或者茶道等才藝。甚至單就SSD來看,雖然不用學費,但是長期每天周間晚上都要上課,其實對一般上班族來說也是一定負擔,多少會影響工作加班,但是仙台在地企業卻會鼓勵員工進修。放諸日本,並非每個城市都有這個本事和內涵。

下午跑去火星之庭聊天,沒想到恰巧碰上週日BOOK BOOK SENDAI相關藝文圈和NGO網絡頭人會聚會喝酒吃飯,看來又會多很多線可以追。夏秋的時候還會再來,到時候針對災後的在地營造還有很多很多可以挖。我跟本江老師說東北因為震災的關係,現在許多社會創新都集中在這裡做實驗,機會和資源都很多。沒想到本江老師反而露出苦笑說,這只是一時風潮。我追問是否和在地政府官員任期有限,目標比較短有關,他笑而不答。不過五年期限轉眼要到(2015年春天結束),可以感受到後續如果有心想要繼續經營,一定會有規模和資源上的壓力。我想到去年自己研究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專題報導,台灣嚮往的日本,內部弊病很多難以單看表面光鮮。沒想到連創新重地的東北仙台也充滿秘辛。等我混熟一點,再找機會慢慢挖。

覺得仙台設計學校如果台灣一些比較好的社大和社規師制度如果可以和地方政府或地方需求結合,也可以做到類似的社會介入規模和深度。差別可能主要在於操作領域?譬如以他們五個軸心的工作室專案來舉些例子:

媒體軸:由著名建築史家五十嵐太郎主導(他也是去年愛知藝樹三年展藝術總監),帶領學生從在地人文空間歷史等不同角度切入,兼顧形式和內容從頭到尾編出實驗性強的獨立刊物S-meme。先前我很喜歡的一期是談震災與SHOPPING,觀察震災之後的城市景觀改變(譬如興建大賣場)和消費習慣,還去近郊各個大賣場做田野調查。

社會軸:有很多專案都很有趣,譬如盤點311災後的遺留物哪些值得保留,結合管理維護的經費和規模大小建立可行性的規劃計劃。或者高齡化人口減少村落的公共設施如何結合在地產業和社群賦予功能再利用。比較像是台灣社造相關領域處理的問題。

環境軸:比較像建築景觀空間專業相關科系的本行。從地緣各種資料分析製作MASTER PLAN,今年來宜蘭是做和水共生的調查,觀看衛星區域圖做水文分析,更覺得宜蘭的分布狀況和仙台很像(當然人口密度有差)。評圖的時候看到實踐大學和東北大學兩地的著眼點很不一樣。

界面軸:原本日文是用communication,但是內容和一般概念的溝通或傳播都沒有關係,而是專指不同領域之間的交界,譬如如何將城市生活的時間轉換成為可視的資訊界面,進而落實成具體的作品或產品。311震災紙牌就是在這個工作室做出原始版本,後來歷經改良,再透過工作坊請專業畫家參加重畫,並回收使用者意見增刪內容,才變成現在的版本。

國際軸:主要是跨國進行的交流型專案,今年來宜蘭就是把國際軸和環境軸合在一起開課。
(感謝思想地圖計劃贊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台灣.桃園]你聽過安麗,但可能沒聽過安麗的體驗設計?!

「你聽過安麗嗎?」今天有幸參加台科大宋同正老師seminar的 安麗桃園體驗廣場 參訪,到了現場,真的就是全球直銷龍頭Amway耶! 11年前,台灣安麗南北物流倉庫出現運用效率不平均的問題。由於業務集中在台灣北部,造成北部物流中心2800坪負責70%營收,南部物流中心4200坪負責30%營收,北部天天加班,南部每天開機有限的狀況。就在這時候,儲運處處長黃桂琴(Gloria)決定放棄南部倉庫,在物流倉庫全面自動化的同時,引進體驗經濟。 物流倉庫最大的突破,在於建立全自動高20m、深85m的倉儲長城,大幅縮小倉庫的土地佔地面積,節省70%的土地成本。原本堆高機調度倉儲平均3分鐘的操作,搭配條碼感測、上架調貨盤點系統、恆溫室等周邊配套之後,縮短到48秒。除此之外,從紙箱包裝、檢貨、重量品管到進入物流宅配全程15分鐘的流水線,也大幅增加效率。 那麼減少的人力呢?那些消失的堆高機駕駛、倉儲人員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是從直銷認識安麗,然而安麗企業本部的員工,是不能從事直銷的。當企業基層員工心事重重,擔心自己遭到取代的時候,Gloria問大家說:「你們想不想改變?」 「想。」 「好,那我們來學怎麼泡咖啡。」 .體驗設計創造的舞台 直銷一向背負著相對負面的社會形象。強迫購買囤貨的傳聞、上下線的組織制度不透明、還有拉人頭的人情壓力,都讓直銷產業外圍的人感到卻步。 直銷是一個正正當當的行業,不必搞神秘。Gloria雖然是物流出身,也不是設計師,但是她抓到了「不透明」的問題癥結。她決定利用這個改造物流倉庫的機會,重新建立一個「透明化」的運作系統。R&J咖啡廳就是第一個接觸點。事實上,全球各地安麗分部雖然有客服、生產管理、和物流等功能,但是沒有人經營對外公眾的咖啡區。透過這個咖啡廳,Gloria想要先打破學習和促銷的刻板印象,讓企業傘下的業務員可以帶人「進來」。倉庫是「被動」的,但是體驗服務,是「主動」的。 今天使用的導覽耳機。 「當時我在安麗已經工作十幾年,一開始,我是站在不認識安麗的人的立場,開始想我該怎麼介紹這間公司。就像大學畢業生要找工作一樣,一開始你要怎麼認識企業?一定是上網先查一下背景,這就是介紹組織沿革。接下來你會想這工作可以做嗎?有沒有騙人?所以我們要給一些優秀的產品證據。接下來大眾會問的問...

[日本・東京] 日本落地攻略 check-list

準備了一整年,去年終於離開工作幾年的中國轉職到日本啦!這次用用戶旅程圖的流程整理了一下相關備忘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喔。(關於找工作,未來應該是另一個系列文章了) 【目錄】 A.事前準備與抵達日本 [1.辦理簽證] [2.前往日本前的預先準備] [3.抵達日本機場:簽證・上網・暫時安頓] B.落地第一週 [4.租房] [5.戶籍登記] [6.辦理手機門號與上網] [7.開戶與辦卡] [8.入住與家具] A.事前準備與抵達日本 [1.辦理簽證] ↑回目錄 依據是工作還是留學,確定合同之後,海外負責對口單位會替你跟日本外務省的入國管理局申請相關文件,並把資料用EMS之類快遞寄出,在成功完成簽證手續之前,這段期間不能前往日本(費時數週到一個月) 拿到文件資料之後,前往自己住處當地的日本外交單位辦理簽證(費時一到數天) 拿到簽證之後就可以訂機票前往日本了 後續:在日本機場入境時,審查護照的入境櫃檯會根據簽證把在留卡發給你,並且提供後續前往區役所登記戶籍的相關流程說明資料 [2.前往日本前的預先準備] ↑回目錄 常用清單: 自己可以準備列一個常用清單存在evernote,後續可以依照checklist一步一步更新內容,因為很多訊息公家機關或銀行經常會用,剛辦好電話或戶頭可能也記不清楚號碼或卡號 生日換算: 昭和・平成・・・ 暫時地址: 地址是最最基本必備的,就像是台灣的戶籍,下一大步驟 「B.落地第一週」 裡面所有的步驟的起點就是要有地址(旅館地址無法在區公所登記,必須是一個短租之類的住處,之後如果搬家,也必須重新去區役所更新在留卡上的戶籍) 刻  印: 雖然現在很多銀行可以接受開戶只用簽名,以備萬一可以準備,台灣刻印便宜非常多! 初期上網: 由於剛剛到日本,沒有辦法正式辦手機門號,建議事先在台灣事先辦一週到一個月的sim卡上網,比較便利又划算 行程規劃: 我預計在抵達日本一週之內找到住處,然後保留一點彈性入職,所以提前10天左右出發,也因為這樣,有機會在正式入職前就先跟海外公司的HR在日本當地碰面,請教一些租房相關的公司補助或保證人等等事宜,很多事情事前在offer package裡面沒有辦法問得那麼仔細 行李打包: 因為找房需要一點時間,依據自己初步規劃,確定自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