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Ezio Manzini, 2015 《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社會創新設計導論》,曼奇尼,電子工業出版社 科技樂觀主義的蜜月期 經歷兩個月,讀書會的夥伴們終於把社會創新設計老前輩Ezio Manzini的「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重新復盤完成了。過了十年,每個人都已經親身體驗過許多不同的專案,從鄉村教育、無家者、居家長期照護、同時,也更實際經歷過商業場域的批評與檢驗,大家都不再只是單向聽講了。也因此,當我們重新拾起老前輩,幾乎每一章都是在炮火和自省中度過。 如今回顧這本書誕生的2015年,可能可以說是歐陸與中國,還有科技普及的蜜月期。米蘭理工與上海同濟大學等學校串連起DESIS網絡,智能手機推進的行動端網路(中國稱移動互聯網),地理定位型服務,web2.0,3D列印,帶動了很多新的想像。一時之間,基於某種地方性社群而非跨國資本或整府掌控的「共享」模式被高高抬起,科技讓人無比樂觀。中國對於媒體、公眾參與、還有國際合作,也延續上海世博會的聲勢,正好在改革開放以來最高點。這也讓Manzini在回顧歷史,還有面對十年前的「社會/社群/共同體/地方」時,敢於大膽跨越義大利與中國的差異,推演一些想像。 十年過後,回顧書中許多案例,其實大家都更世故了。除了大家已經可以意識到,「共享」的概念雖然美好,但真正規模化的,其實是外賣或者共享空間的二房東包租公服務。而這些服務雖然在商業上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風景,但其實建立在一種新時代的剝削之上。這些服務透過「零工經濟」跳過勞健保,透過不需營業駕駛與消防等等官方許可,賺取中間的成本價差,其實已經離原本想像的「共享」相當遙遠。當初Manzini等人在推崇「共享」這個概念的時候,其實忘記了,「共享」本身的營運和網路平台,社交媒體等等基礎設施,其實依舊需要建立在資本之上。 更令人訝異的是Manzini在書中的名詞定義。Manzini直接指名Social Innovation Design(社會創新設計)不是Social Design(社會設計)。早在十年之前,他就意識到有些社會資源重分配與社會機制,是不可能單純靠市場運作與政府制度自行解決的。對他來說,疾病,社會排除,災後重建等等需要介入的脆弱狀態,是社會問題,而「社會設計」是對應這些...
Hermann Bausinger 赫爾曼.鮑興格 ヘルマン・バウジンガー Volkskulture in der technischen Welt 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 (理想國,2014) 科学技術世界のなかの民俗文化(文楫堂,2005) Folk culture in a world of tech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Volkskultur in der technischen Welt(Kohlhammer,1961) 為什麼我對這感興趣,有三個原因: 我們身處在科技時代,但當我們討論民間文化的時候,我們好像有點缺少一種語言或理解的框架。説到科技與民間,好像通常會聯想到科技感的電影遊戲之類的流行文化,但這些流行文化與行動設備,隱私監控,元宇宙之類的軟硬體發展,好像中間有個斷層。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邊先試著學習鮑興格在六零年代建立的現象學—民俗學框架,一邊也試著想回應到我自己的工作,還有我們實際生活的世界。 網路時代,客戶體驗越來越被強調,雖然有時候會引用人類學概念,但多半著重在短期功利性的行為,很少討論更基礎的價值觀。(多半屬於韋伯說的「功能理性」,很少談「價值理性」這類的社會基礎) 對我來說,民間文化最深刻的底層應該包含著所謂文化傳統,或者有邊界的地域文化認同。這種在全球化之下的在地性,在科技面前常常被抹平。我很希望從鮑興格的書中,建立一個思考這些問題的新角度。 我想知道: 要用什麼樣的思考框架來討論「科技和民間文化」 鮑興格怎麼思考與定義傳統與進步(似乎我們已經有種刻板印象,傳統是那些在一次大戰之前的,過去的習俗遺留) 如果鮑興格創造的分析方式,可以讓我們用不一樣的視角解釋傳統,解釋民間,解釋認同。我們可以如何借助於他的分析架構來發展民間文化?在建立文化認同的時候,我們又需要留意哪些課題? 在文章最後,我會回答這些問題。 【整體框架】 在前言,還有導論當中,鮑興格首先嘗試區分兩個概念「民間文化」和「大眾文化」。 原本「民間文化」強調的是地域性,是一個有限範圍的,小型的,村落型態的共同體。「民間文化」這個概念會出現,是相對於現代工業化,城市,以及被文化人士人工創造的「田園鄉土」。 「大眾文化」則發源自大眾媒體,直接和技術發展,以及流行風潮時尚有關。有趣的是「大眾文化」這個概念應該源於城市,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