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書評]《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社會創新設計導論(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Ezio Manzini, 2015 《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社會創新設計導論》,曼奇尼,電子工業出版社 科技樂觀主義的蜜月期 經歷兩個月,讀書會的夥伴們終於把社會創新設計老前輩Ezio Manzini的「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重新復盤完成了。過了十年,每個人都已經親身體驗過許多不同的專案,從鄉村教育、無家者、居家長期照護、同時,也更實際經歷過商業場域的批評與檢驗,大家都不再只是單向聽講了。也因此,當我們重新拾起老前輩,幾乎每一章都是在炮火和自省中度過。 如今回顧這本書誕生的2015年,可能可以說是歐陸與中國,還有科技普及的蜜月期。米蘭理工與上海同濟大學等學校串連起DESIS網絡,智能手機推進的行動端網路(中國稱移動互聯網),地理定位型服務,web2.0,3D列印,帶動了很多新的想像。一時之間,基於某種地方性社群而非跨國資本或整府掌控的「共享」模式被高高抬起,科技讓人無比樂觀。中國對於媒體、公眾參與、還有國際合作,也延續上海世博會的聲勢,正好在改革開放以來最高點。這也讓Manzini在回顧歷史,還有面對十年前的「社會/社群/共同體/地方」時,敢於大膽跨越義大利與中國的差異,推演一些想像。 十年過後,回顧書中許多案例,其實大家都更世故了。除了大家已經可以意識到,「共享」的概念雖然美好,但真正規模化的,其實是外賣或者共享空間的二房東包租公服務。而這些服務雖然在商業上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風景,但其實建立在一種新時代的剝削之上。這些服務透過「零工經濟」跳過勞健保,透過不需營業駕駛與消防等等官方許可,賺取中間的成本價差,其實已經離原本想像的「共享」相當遙遠。當初Manzini等人在推崇「共享」這個概念的時候,其實忘記了,「共享」本身的營運和網路平台,社交媒體等等基礎設施,其實依舊需要建立在資本之上。 更令人訝異的是Manzini在書中的名詞定義。Manzini直接指名Social Innovation Design(社會創新設計)不是Social Design(社會設計)。早在十年之前,他就意識到有些社會資源重分配與社會機制,是不可能單純靠市場運作與政府制度自行解決的。對他來說,疾病,社會排除,災後重建等等需要介入的脆弱狀態,是社會問題,而「社會設計」是對應這些...
最近的文章

《Volkskulture in der technischen Welt 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Hermann Bausinger (四刷)

Hermann Bausinger 赫爾曼.鮑興格 ヘルマン・バウジンガー Volkskulture in der technischen Welt 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 (理想國,2014) 科学技術世界のなかの民俗文化(文楫堂,2005) Folk culture in a world of tech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Volkskultur in der technischen Welt(Kohlhammer,1961) 為什麼我對這感興趣,有三個原因: 我們身處在科技時代,但當我們討論民間文化的時候,我們好像有點缺少一種語言或理解的框架。説到科技與民間,好像通常會聯想到科技感的電影遊戲之類的流行文化,但這些流行文化與行動設備,隱私監控,元宇宙之類的軟硬體發展,好像中間有個斷層。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邊先試著學習鮑興格在六零年代建立的現象學—民俗學框架,一邊也試著想回應到我自己的工作,還有我們實際生活的世界。 網路時代,客戶體驗越來越被強調,雖然有時候會引用人類學概念,但多半著重在短期功利性的行為,很少討論更基礎的價值觀。(多半屬於韋伯說的「功能理性」,很少談「價值理性」這類的社會基礎) 對我來說,民間文化最深刻的底層應該包含著所謂文化傳統,或者有邊界的地域文化認同。這種在全球化之下的在地性,在科技面前常常被抹平。我很希望從鮑興格的書中,建立一個思考這些問題的新角度。 我想知道: 要用什麼樣的思考框架來討論「科技和民間文化」 鮑興格怎麼思考與定義傳統與進步(似乎我們已經有種刻板印象,傳統是那些在一次大戰之前的,過去的習俗遺留) 如果鮑興格創造的分析方式,可以讓我們用不一樣的視角解釋傳統,解釋民間,解釋認同。我們可以如何借助於他的分析架構來發展民間文化?在建立文化認同的時候,我們又需要留意哪些課題? 在文章最後,我會回答這些問題。 【整體框架】 在前言,還有導論當中,鮑興格首先嘗試區分兩個概念「民間文化」和「大眾文化」。 原本「民間文化」強調的是地域性,是一個有限範圍的,小型的,村落型態的共同體。「民間文化」這個概念會出現,是相對於現代工業化,城市,以及被文化人士人工創造的「田園鄉土」。 「大眾文化」則發源自大眾媒體,直接和技術發展,以及流行風潮時尚有關。有趣的是「大眾文化」這個概念應該源於城市,卻...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 5 中國的形成》,岡本隆司

  第一次閱讀這樣用社會、經濟、同時期世界史、以及華夏區域多元文化視角組成的近代中國通史。在有限的篇幅中,寫法和切入選擇的視角都很有趣。出版理念相當動人,但也非常可以理解最終第五冊只能出版繁體版的理由,尤其是最後一章清朝結束至今的段落。當我發現看完全書掩卷時,好像可以和作者一樣用一種站得更遠的社會框架視角看當今的統治與局勢,覺得真的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讀史之外,對多元價值的關照可以這樣潤物無聲,讓人微微顫抖。 全五冊有幾個核心架構貫串: 1.中國是一個演變的名稱,指涉範圍一直變化,不直接等同於當今的漢民族國家。 2.中國只有1/4在東亞,現今指涉的範圍是從中亞邊緣到東南亞海洋文化邊緣交界的這塊區域。 3.這塊區域長期是多文化多政權並立發展,一旦需要跨文化聚合成一個整體,通常是基於各地保留彈性與尊重原本地方統治制度。一旦統一性的剛性制度出現,從秦到清中葉都會加速政權崩解。清代初期拓展疆域本身是一個意外,無力直接管理,反而因為尊重多元勢力維繫了穩定。 4.古代中國核心的古典國家制度和歐洲與日本最大不同是沒有居於皇帝與一般百姓中間的領主階級。長期由任官的上層貴族-士大夫與下層的鄉紳地方勢力做連結。和歐洲與日本不同,這群人無權據地為王拒絕中央政權索求。 5.缺乏中間階級的歷史發展使得中國即使出現行會,也難以基於共同利益組成政治團體,進而發展出近代資本階級發展代議政治,成為當代中國和許多西方法制格格不入的基本價值背景。 6.為了維繫自保,中國出現另一種橫向的人際網絡,本系列稱為「幫眾制度」,由科舉的師徒、各世家宗族聯姻的結盟,還有脫離戶籍流徙到新拓地的自衛民團與秘密結社等等組成。然而近代理解的儒家宗法家族概念是宋朝之後才因為避免家產分散繼承權破碎,喪失社會競爭力才開始發展的。之前中國普遍的家族與戶籍型態並非如此。 7.氣候變遷、國際地緣政治、財政、賦稅、戶籍以及長期缺乏全國通用的貨幣都是過去學校讀書死背變法教科書沒能好好說明的重要變因。以國際關係來說,譬如三國吳或南朝這些政權都曾以獨立國家身分,和北方政權各自經營不同的東亞外交體系。在經濟財政方面,最驚人的是中國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沒有全國統一的貨幣系統,各地各自發行只有限定區域內通行的銅錢,而像兌換基準國際貨幣一樣,在國家上層以白銀結算匯兌,再轉到不同區域使用。不同區域可以經營獨立的國際關係,發行不同的貨幣,這些都相...

《Privilege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西莫斯・可汗

Privilege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Shamus Rahman Khan 西莫斯·可汗   《特權》整本書的核心理論建立在Bourdieu的概念上,如果有一點文化資本內化,尤其是身體記憶的重要性的概念,再讀應該會更清晰吧。 第三章提到一個重點,關於菁英學校的「規訓」。一方面入學會貶低淡化學生過往的有錢白人家世,讓這些條件不成優勢,反而壓抑特殊性,把這些富家子弟培養成可以遊走不同階級的「(偽)一般人」。但是一方面也讓女性有色人種中產階級學生必須認同甚至屈從校園的運作規則。如果個人意識自己的內在身分,不認同傳統性別,或保持距離顯示抵抗,質疑學校塑造的世界觀的話,也需要掙扎。最有趣的是非白人入學多半不覺得自己真是萬中選一,只是幸運,而白人多半認為是自己努力理所應當。 或許這就是作者自己也正身在其中的矛盾。想要向上流動功成名就,和抵抗社會潛規則的限制追求相對平等(而非只是表面多元),這兩件事是否無法並存呢?這本書只能用民族誌方式把聖保羅校內的運作拆借給大家看,但並沒有辦法更進一步提出行動方案。作者的問題意識與結論有二:1.「更多元、更開放」不等於「更平等」。2.當代的菁英和傳統仰賴出身背景的菁英基本上在「從容與接受文化多樣性這部分與過去不同」,並藉此隱藏自己的既得優勢,但是出身背景與種族性別依舊牢不可破。 這本書翻譯英語複雜語序的時候,有時候會搞不清楚句子的主語是誰。不過因為它民族誌的屬性,在描述各個案例的場景和對話時,套用很多流行語或俗語確實讓整本書的調性變得更加生動。 很多豆友都有提到專有名詞和術語的問題,我只想針對最主要的核心「淡定」說幾句。原文用的是「ease」,我想了很久,覺得「從容不迫」的「從容」好像比淡定更直覺一點,這個詞確實不好翻,在本書中又覆蓋太多概念。從「見世面」所以對於高級與低俗都不大驚小怪,到「沈穩」面對壓力或者超負荷學習量不顯露出自己疲憊或急躁,到「自洽」面對尷尬、出櫃或者階級差異,選擇融入而不是對抗,在環境中處之泰然。這些全部都被打包成一個,有點太包山包海了。 以下列幾個問題討論: 1.當作者描述這些學生們即使出身中產,卻還是大多把成就歸功於努力,對於校內職工的階級身分不敏感的時候,我在想,這是不是因為這些孩子從小長大的背景並沒有語言可以描述解釋這種現象,所以用了比較簡化的方式思考呢? 2.更進一步,當...

[UX in your life] 心理學家Lillian Moller Gilbreth

你知道腳踏垃圾桶,冰箱門上的雞蛋飲料置物盒,甚至牆上的電燈開關發明來自認知心理學的UX嗎?而且,他們都是心理學家 Lillian Moller Gilbreth 的研究設計:)她不但受聘為Johnson &Johnson的重要市場研究顧問,還幫助IBM和GE做過設計喔。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Everything)》中文版1-6章二刷初感

兩年前初看《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Everything) 》的時候,其實我一直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現在想想,我抱著一種商業工作現場的小人之心,就想找到作者的漏洞酸幾句。 可是,在UX與設計諮詢領域工作幾年之後,我確實一直對幾個關鍵問題抱著疑惑。文化工作背景的我,在中華區、日本、與東南亞幾國進行專案之後,對於各國的工作習慣、社會行為乃至文化傳統的差異比共性更感興趣。如果用戶體驗源於認知心理學,與認知世界的價值判斷有關,我們進行設計時,應該怎麼討論與探索這些文化、傳統、與價值觀的差異? 面對有限資源,設計研究又經常被切割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時候我做UX設計工作範圍其實並沒有那麼多自由。都是狹義的介面層級的信息架構、易用性、協作的技術、工具與開發規格之類的問題。幸運的是,身在設計諮詢領域,至少會多更多機會接觸到更廣的前期數字化戰略規劃,開發路線圖規劃,服務設計與流程設計,多部門與多公司的協作引導,以及高階的信息數據架構等等。 可是,身為一個跨國IT公司的工作者,公司除了IT領域之外的設計,多半並不關心。譬如說,我經手過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樂園數字化行銷設計項目,由於園區過大,信息量與接觸點複雜,單單與導航相關的設計,除了APP之外,其實從出遊的理由與場景,交通接駁,入住指示,宣傳品,甚至空間的指標,WIFI部署信號覆蓋範圍等等如果不一起考慮,是很難串連的。從服務設計全接觸點的角度看,如果只在狹義的網頁或APP這些數字領域作UX與UI,那思考的面向與實際進行的設計探索真的很少。從文化層面角度討論一家人出遊與過去的中產社會背景相比有什麼期望的差異,這種討論就更稀有了。 對我來說,我覺得單單從事科技業的UX與服務設計,雖然多半是培養了設計師四力框架當中的兩條技能樹(以後有機會可以整理一下),但是在思辨能力和價值主張這部分,其實我覺得產業界是很貧乏的。雖然很多人接觸用戶體驗的初衷是同理心,是IDEO講求的真實世界的原型探索,可是進入科技業之後,應該都會感到自己所做的UX和原本嚮往的世界實在是有點距離。 然而,我並沒有因此放棄追問我關心的提問。來到日本工作之後,透過安西洋之《 デザインの次に来るもの(設計下一步又是什麼) 》( 稍微整理過小感 )、佐佐木正人《 アフォーダンス(Affordance 直觀功能) 》、還有...

[管理] 設計變成新的力量,還是新的怪獸?ーー設計思考的現場觀點

唐玄輝老師寫了一篇文章 整理這些年對設計思考的反思,很有趣。雖然沒有辦法從學術論據的角度更細討論名詞定義,但可能可以用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回應一下唐玄輝老師提到的幾個點。以下從三個角度大概描述一下: [願景] [方法論] [工具包] 讓我們先從承先啟後的方法論說起。 A[方法論]發散與收斂 至今為止,從human-centered design出發,我們會看到double diamond,d.school的模型等等。雖然各家公司或設計機構描述的工作核心相似,可是我們會看到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不同的模型畫法和定義。就我自己在商業領域的感覺是,他們主要基於兩種目的: 為了做品牌差異化(諮詢公司或者學術論者透過提出新的方法論模型作為自我行銷的賣點) 基於現實產業和專案執行需要梳理並描述自己的工作流程(各間公司依據B2B或者B2B2C,以及不同行業別,整理內部累積的知識) 如果透過這兩點來看,我個人的感覺是其實IDEO的梳理,雖然是基於2,但是最終目標還是1。 IDEO身為一個乙方公司,不一定有機會接觸全價值鏈,和阿里是完全不同的形態,如果我們畫一個粗略的設計價值鏈模型: 研究(需求定義) ↓ 專案規劃 (戰略、概念設計、專案scope定義) ↓ 專案執行 許多設計諮詢公司多半受限於甲方企業競標的預算和規劃限制,通常是協助片段,不一定能夠從頭到尾參加。譬如在研究階段協助用戶研究(設計人類學觀察等等),定義出需求或戰略規劃給甲方以便後續執行。但後續甲方可能啟動另一輪競標,尋找能力和價格更適合的vendor,不一定找研究的公司繼續進行。 更多設計諮詢公司偏重後半,IT屬性或平面影像這些在某個局部分範圍專業執行能力及其重要,不易取代,這是比較傳統的設計動手做的核心能力。但缺點是即使需求定義和專案規劃有問題,執行方也無能為力,而且可能會因為不良的前期規劃,導致預算和執行出現很大落差,難以執行,做不好還要背黑鍋。 這是我個人的猜想,IDEO在90年代後半,或許也有身為乙方的競爭壓力(這需要更多佐證),想要轉型。所以透過整理模型方法論,企圖串連方法論,讓自己的產業升級。進入到有決定權,定義需求或戰略規劃的前半段。也因此,設計思維開始染上商業諮詢的色彩,並開始廣泛應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