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Everything)》中文版1-6章二刷初感



兩年前初看《推測設計(Speculative Everything)》的時候,其實我一直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現在想想,我抱著一種商業工作現場的小人之心,就想找到作者的漏洞酸幾句。

可是,在UX與設計諮詢領域工作幾年之後,我確實一直對幾個關鍵問題抱著疑惑。文化工作背景的我,在中華區、日本、與東南亞幾國進行專案之後,對於各國的工作習慣、社會行為乃至文化傳統的差異比共性更感興趣。如果用戶體驗源於認知心理學,與認知世界的價值判斷有關,我們進行設計時,應該怎麼討論與探索這些文化、傳統、與價值觀的差異?

面對有限資源,設計研究又經常被切割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時候我做UX設計工作範圍其實並沒有那麼多自由。都是狹義的介面層級的信息架構、易用性、協作的技術、工具與開發規格之類的問題。幸運的是,身在設計諮詢領域,至少會多更多機會接觸到更廣的前期數字化戰略規劃,開發路線圖規劃,服務設計與流程設計,多部門與多公司的協作引導,以及高階的信息數據架構等等。

可是,身為一個跨國IT公司的工作者,公司除了IT領域之外的設計,多半並不關心。譬如說,我經手過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樂園數字化行銷設計項目,由於園區過大,信息量與接觸點複雜,單單與導航相關的設計,除了APP之外,其實從出遊的理由與場景,交通接駁,入住指示,宣傳品,甚至空間的指標,WIFI部署信號覆蓋範圍等等如果不一起考慮,是很難串連的。從服務設計全接觸點的角度看,如果只在狹義的網頁或APP這些數字領域作UX與UI,那思考的面向與實際進行的設計探索真的很少。從文化層面角度討論一家人出遊與過去的中產社會背景相比有什麼期望的差異,這種討論就更稀有了。

對我來說,我覺得單單從事科技業的UX與服務設計,雖然多半是培養了設計師四力框架當中的兩條技能樹(以後有機會可以整理一下),但是在思辨能力和價值主張這部分,其實我覺得產業界是很貧乏的。雖然很多人接觸用戶體驗的初衷是同理心,是IDEO講求的真實世界的原型探索,可是進入科技業之後,應該都會感到自己所做的UX和原本嚮往的世界實在是有點距離。

然而,我並沒有因此放棄追問我關心的提問。來到日本工作之後,透過安西洋之《デザインの次に来るもの(設計下一步又是什麼)》(稍微整理過小感)、佐佐木正人《アフォーダンス(Affordance 直觀功能)》、還有日本版《WIRED》連續探討Digital WellbeingMirror World等幾個未來專題,包含對於日本自身數位領域用戶體驗論述與實踐為何滯後的思考,我覺得好像慢慢又找到一些可以讓自己把自己的工作和真實社會連接上的線索。

也因此,如今重看《推測設計(Speculative Everything)》,也才真的開始可以了解、珍惜它想討論的議題。

在「設計的根源在於解決問題」之外,這本書談的,是不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提出問題與可能性的設計。可以說,他想要討論的是和Design Thinking完全路線相反,可以互補的另一個對待設計世界的價值思考系統。

傳統上來說,這很接近戰略、市場、研發領域在做的市場探索,趨勢觀察,概念設計。不過,因為作者Dunne和Raby這對拍檔是RCA皇家藝術學院出身(現在到了Parsons)的人文背景,他們更關心的是不僅僅考慮商業,而是在消費商業的限制或習慣之下,討論社會與人文價值還有什麼可能性或風險。某種意義上,他們想要接續帕帕納克的步伐,開拓設計超越商業性的那一面,讓設計扮演更加公共性、社會性的角色。

這讓我想到我先前讀到某個學習理論的時候討論狹義的數字化UX,談到現在的UX設計多半是基於順暢的操作盡量減少阻礙來設計,可是反過來,如果使用者沒有經歷失敗或者被賦予嘗試不同操作方式的權利和機會,使用者也不會有所學習,或者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反而變成只能依照步驟行動的被動操作者/被動消費者。像是這類的討論,在一般工作場合是很少的。

初步小感,中文版因為新增了台灣科技大學梁容輝教授的審訂序(購書頁面下半有全文,他在台灣推動推測設計的研究室部落格個人部落格也很值得一看),從各領域、哲學、交互設計學界這十年來的討論、以及中英文的實際詞彙運用討論speculative該怎麼翻譯,在閱讀深度上多了一層參照,真的是大大加分。作者利用一到三章鋪排設計為什麼受限,他們想要探索的又是什麼價值,循序漸進描述「另一種非商業出發,非解決問題出發的設計」。從第四章開始,陸續透過不同的科技(譬如生物基因改造)、或者表達媒材(譬如科幻敘事)切入,以具體的創作者與作品怎麼呈現和討論「人類社會與價值的可能性」,來描述他們心目中的「設計」。

讀者或許會困惑的是,這麼一來,設計和藝術的差異是什麼?各種表現包含文學或影集都可以被當成推測設計的手法的話,那麼「設計」的範圍,是否又太過廣泛?如果任何探索「人類社會與價值的可能性」的創作都算設計,那麼設計這個詞是否失去意義?第一個問題,作者們認為設計師在實現設計概念的時候,需要考慮更多技術、媒材和效果怎麼表達他想表達的世界觀,所以和純粹美感或造型的藝術不一樣,反而更多是敘事,和概念藝術、行為藝術的敘事脈絡更近,可是比他們更具象。第二個問題,可能要有待我繼續讀,才會知道答案了。
相關歷史整理,發現已經有台灣小夥伴在Medium上面整理了一系列的材料,可以參見「推測居民Speculatize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小探美國AS220

(全文首刊於 《台灣建築》2015 2月號 ) 大概因為這期有藤森照信談丹下健三的演講整理,博客來相當熱賣,有機會的朋友們可以找來讀讀呦。 如今台灣政府討論「文化空間」的時候,多半打著「創意經濟」的口號追求營利收益,卻無創意經濟的實質,對於建構上下游產業鏈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策。進而引發「觀光地景」以及「文化資產出租」兩種現象。松山文創園區、台中歌劇院、古蹟標租⋯⋯問題已經一一讓人難以忽視。 那麼,我們該往哪裡前進呢?讓我們看看全球最強的在地型文化空間 AS220 的例子。 任何文化空間的成立,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由於當代的文化從狹義的「文化藝術」延伸拓展到社會學廣義討論的「人類所有的精神與物質活動產出」,對於文化的定義也受各個地方的社會、經濟、政治現況影響,出現許多認知上的落差。因此,想要討論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我們一定得從背後的動機,也就是主事者的「文化決策」開始談起。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判斷這個文化空間的成效符不符合原本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討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 兩套不同的價值系統 製造業外移、失業率升高、全球化經濟分工促使許多工業國家政府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解決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創意經濟」被視為諸多解決方案之一。許多國家都以英國工黨於1990年代末提出的「創意經濟」作為模範,希望效法英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與產業發展模式,台灣也不例外。 工黨上台後,面對製造業崩解、產業出走的處境力求轉型,開始盤點全國產業結構,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確認英國的在地產業狀況之後,才確定要發展創意產業。所謂產業,指的是具備上下游生產鍊的整體生態系,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物流全盤都必須包含在一起思考,這樣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然而,當我們回顧英國提出的報告,我們會發現「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此外,以報告中的音樂項目為例,特別註記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這似乎可以解釋,在經濟發展導向的產業路線中,推廣教育不能作為「產值」,反而算是開銷與投資的「支出」。白話的說法就是:推廣教育要花錢,沒辦法創造真正的產值。...

[台灣.桃園]你聽過安麗,但可能沒聽過安麗的體驗設計?!

「你聽過安麗嗎?」今天有幸參加台科大宋同正老師seminar的 安麗桃園體驗廣場 參訪,到了現場,真的就是全球直銷龍頭Amway耶! 11年前,台灣安麗南北物流倉庫出現運用效率不平均的問題。由於業務集中在台灣北部,造成北部物流中心2800坪負責70%營收,南部物流中心4200坪負責30%營收,北部天天加班,南部每天開機有限的狀況。就在這時候,儲運處處長黃桂琴(Gloria)決定放棄南部倉庫,在物流倉庫全面自動化的同時,引進體驗經濟。 物流倉庫最大的突破,在於建立全自動高20m、深85m的倉儲長城,大幅縮小倉庫的土地佔地面積,節省70%的土地成本。原本堆高機調度倉儲平均3分鐘的操作,搭配條碼感測、上架調貨盤點系統、恆溫室等周邊配套之後,縮短到48秒。除此之外,從紙箱包裝、檢貨、重量品管到進入物流宅配全程15分鐘的流水線,也大幅增加效率。 那麼減少的人力呢?那些消失的堆高機駕駛、倉儲人員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是從直銷認識安麗,然而安麗企業本部的員工,是不能從事直銷的。當企業基層員工心事重重,擔心自己遭到取代的時候,Gloria問大家說:「你們想不想改變?」 「想。」 「好,那我們來學怎麼泡咖啡。」 .體驗設計創造的舞台 直銷一向背負著相對負面的社會形象。強迫購買囤貨的傳聞、上下線的組織制度不透明、還有拉人頭的人情壓力,都讓直銷產業外圍的人感到卻步。 直銷是一個正正當當的行業,不必搞神秘。Gloria雖然是物流出身,也不是設計師,但是她抓到了「不透明」的問題癥結。她決定利用這個改造物流倉庫的機會,重新建立一個「透明化」的運作系統。R&J咖啡廳就是第一個接觸點。事實上,全球各地安麗分部雖然有客服、生產管理、和物流等功能,但是沒有人經營對外公眾的咖啡區。透過這個咖啡廳,Gloria想要先打破學習和促銷的刻板印象,讓企業傘下的業務員可以帶人「進來」。倉庫是「被動」的,但是體驗服務,是「主動」的。 今天使用的導覽耳機。 「當時我在安麗已經工作十幾年,一開始,我是站在不認識安麗的人的立場,開始想我該怎麼介紹這間公司。就像大學畢業生要找工作一樣,一開始你要怎麼認識企業?一定是上網先查一下背景,這就是介紹組織沿革。接下來你會想這工作可以做嗎?有沒有騙人?所以我們要給一些優秀的產品證據。接下來大眾會問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