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4的文章

[泰國.曼谷]空間探訪速記:TK Park和Tha Tian: Where Bangkok City Was Born

  a.TK Park 今天參訪SHOCK又增一樁,見識到比TCDC更厲害的位於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頂樓的TK Park @ CentralWorld(Thailand Knowledge PARK)。這個巨大的閱覽中心是一間獨立的機構,百貨公司樓層櫃位將它分類成Edutainment,除了雜誌、漫畫以及堪比地區公共圖書館等級的大量館藏之外,大致可以分成幾區: 1.櫃檯服務區:除了入會和服務咨詢之外,還包含自動借還書系統! 2.東協知識區:東協已然變成泰國隨處可見的未來發展方向,外交部出了圖文東協十國的各種有趣入門,Kit-Kat巧克力可以出東協各國卡通人物包裝、手作雜誌可以出東協各國服飾娃娃編織包,TK Park則有相當驚人的東協十國知識專書閱讀室! 3.靈感啟發區:藏有大量時尚、設計、建築相關圖鑑與攝影集,類似TCDC定位 2.兒童探險區:專為兒童規劃的雙層閱覽室 3.多媒體使用區:重點是這裡和圖書館不同,會光明正大提供電動,並且還會舉辦動漫影展! 4.音樂影音區:除了大量樂譜、圖鑑、按照管樂、弦樂、歌唱等分類的藏書以及相關音樂雜誌之外,電腦還內建了相當驚人地聆聽資料庫,最酷的是真的有人直接在裡面練吉他!現場還有電子琴可以彈 5.電腦學習區:包含大量應用軟體教學影片光碟、程式語言以及iPad APP開發等學習書 6.寧靜自修區:相對隔離的閱覽空間,搭配巨大的桌面可以用 先前採訪曼谷重要文化據點The Reading Room, Bangkok的時候,聽到他們推薦TK PARK還半信半疑,到了現場才真的覺得整體氣氛和TCDC完全不同。除了大量的學生在裡面自習之外,親子檔、文青、中年人、雙手捧一大堆時尚雜誌的婦人⋯⋯族群組成相當多元,相較於TCDC的菁英氣息,這裡更有針對不同使用者進行空間規劃設計的用心。 先前聽曼谷在地文化人談TCDC認為太貴,只服務特定族群的時候有點衝擊。TCDC的學生年費是600,外國人年費要3600,外國人第一次拜訪憑護照可以免費進入一次,之後若是要進入就一定要加入會員支付年費。 相較之下,TK PARK25歲以下或65歲以上一年100,成人200,有護照非泰國公民是年費400。單次造訪可以申請1 day pass,一次只要20元!真的是相當親民。 造訪官網之後,才發現原來T...

[泰國.曼谷]三日觀察速記

進擊的巨人源於曼谷大皇宮! 1. 這回居住的地方是曼谷捷運新發展的街區,昭披耶河更下游的吞武里。若是要和臺北類比,這個區塊相當像捷運新通車的新莊。 第一天來,就為路邊攤無比好吃但是價差奇大感到驚訝,一碗超好吃的肉羹麵叫價35,但是也可以吃一道220的砂鍋大頭蝦。這區晚上非常安靜,沿街店面與住家外裝飾許多劍獅、八卦鏡、元天上帝(此地很多道教神不知是否海外華人族裔的語音差異,漢字書寫會不一樣)等避煞什物,甚至有人掛「合眾平安」的燈籠。商家藥行中文相當常見,直覺像是香港店招風格,只是英文全換成泰文。 吞武里和大家常談的舊城區(考山路與大皇宮一帶)一樣,都是鄰河的舊區,歷史上更是曼谷遷都河左岸之前的城市原址。先前看到朱拉隆功大學國際設計建築學程和紐約The New School還有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一起做河岸貧窮社區田調,就馬上想到臺北,這次真正親身走訪,更覺得有不少經驗可以直接和萬華還有大稻埕作對照。 2. 先前曾經在台灣找到唯一一本真的有文化觀點的旅遊散文(很可惜,誠品敦南店所有泰國旅遊書裡面只有日本人這本有點韻味)讀到曼谷的泰國人有80%都是有華人血統的泰國人,這點在路邊攤結賬的時候更是明顯,小販會說中文的出乎意料多,而且不是臨時學招攬觀光客那種。因為臨近就有傳統市場,看到商號從布店、藥店到商行都不乏中文出現,某種意義上似乎印證了這個日本編輯歐吉桑的說法。 如今,曼谷國際機場的標示已經全面標上中文,大皇宮週邊也出現許多口操中文的無牌導覽員(我猜)。觀光點的中國團客也就罷了,或許因為觀光真的夠發達,走在路上很像去京都或倫敦遊逛,到處都會聽見有人說中文。去東方文華喝咖啡的時候,甚至遇到台灣人在曼谷辦婚禮(婚紗是在台灣拍的,賓客口音是台灣腔)。姑且不論北東協怎麼發展,或者泰國和中國簽訂雙邊戰略夥伴,從生活面來看,中文在這裡感覺非常自然的和泰語、英語、日語並存,連我住的青旅老闆祖母都有華人血統。 3. 吞武里住處外50公尺就是傳統市場,出到大路,就是90年代重慶北路或者高雄鹽埕區的情調。傳統市場週邊相當有意思。泰國是全世界觀光流量明列前茅的觀光大國,一般人習於見到觀光客,小販也多少可以用簡單英文對答與結賬,但沒有印度的油滑氣,也沒有香港的不耐煩。我努力辨認泰文菜單上的太文字,一邊用新學的破爛泰文點菜,一邊訝異於飲食攤位出乎意外乾淨。 這...

[泰國.清邁]清邁大學雜誌系SUSU交流記

今天託 PFF 新夥伴子榕之福,認識來台灣當交換學生的SUSU。SUSU是 清邁大學傳播學院 雜誌系的大三生,因為父親是中國人的關係,可以中泰雙語溝通真是讓人感動呀! 泰文的雜誌可以直接用外來語叫「Mag(magazine簡稱)」或者泰文「นิตยสาร(NiDaYa-Saan)」。過去印象中美國有些新聞學院有雜誌相關科系,但是聽到清邁大學有雜誌系的時候,還是大感震撼!泰國設計發展之完整、分工之細可見一般。SUSU說清邁大學傳播學院的雜誌系大概成立七八年,包含曼谷的 Thamasart大學報紙與印刷媒體系 在內,泰國已經有好幾所學校設有相關科系。 朱拉隆功大學傳播學院 雖然沒有特別分設雜誌系,但是在媒體圈內也很重要。 清邁大學傳播學院現在包含七個系:新聞、雜誌、戲劇、電視電影、廣告、新媒體(New Media)、廣播。雜誌系上的老師由新聞系、新媒體系和一些有雜誌學術背景的老師教學。在她之前每一屆都只收15個人,不過今年大一入學有收到25人。 課程方面,大一傳播學院院內不分系,大二會進行口試挑選主修科系,自此才開始雜誌系的課程。大二主要會先學習各種寫作、軟體技巧,譬如專題寫作(feature writing)或者InDesign等等。理論方面則有類似溝通美學(Art for Communication)這類談色彩學對傳播與新聞表現的影響。 大二升大三暑假, 傳播學院有個編雜誌的傳統。7個科系的學生只要願意犧牲暑假都可以參加,大家一起利用暑假編一本雜誌。基本上雜誌系的老師會希望學生都能參加。二升三這本雜誌的主題每年固定,主要是針對大一新生這群目標讀者介紹清邁大學,以及各種進入大學之後相關的生存知識與週邊資訊。SUSU她們編輯的雜誌命名為《LIFE MAGAZINE》,80頁,發行2000冊,定價59Bhat。在大一新生入學說明會(orientation)的時候上市,兩天就搶購一空,小賺一筆。 大三之後,就學期間大家會開始進行雜誌編輯、行銷等業界專職分工,並撰寫專題交給老師修改。上學期與下學期會各編一本雜誌,有點像是期中期末成果發表,主題由全班15人共同討論。大四上學期會再編第四本雜誌,下學期則前往業界實習。 根據SUSU說法,泰國現在其實一般人也不太買書,很多都看網路,雜誌與出版銷量也不理想,和廣告影視相比並不是真的薪資很好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