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二戰少女私生活--《この世界の片隅に(世界的某個角落)》

《この世界の片隅に(世界的某個角落)》,こうの史代,双葉社
日本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
2009年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類優選。
THE BEST MANGA 2010 このマンガを読め!」(フリースタイル)第1名。
「ダカーポ特別編集
 最高の本! 2010」(マガジンハウスムック)漫畫類第1名。
  這部作品原本是上中下三冊的版本,後來重新再版改成兩冊,用很童心溫暖的筆觸描繪女主角在廣島原爆之前的廣島日常生活。



  浦野鈴是一個天真、神經大條又愛畫畫的女孩。童年時期和學生時代,廣島老家家家戶戶都以曬海苔為業,出入經常要搭船,進城送貨就是件大事。生活單純,小孩很多事情都很將就,鉛筆可以削到只剩兩公分的筆頭還在用。但是只要進入畫畫的世界,好像什麼都有可能發生。鈴和青梅竹馬水原要交美術課作業去山坡上寫生,望著遠方海面的浪花,像白兔一樣在水平線上跳。水原說自己討厭大海,請鈴幫忙畫,說著說著,山、海、海上的白兔、遠方的輪船、坡頂上的水原同學都出現在紙上,望著水原回家的背影,鈴發現他就這樣走入畫中……
  結婚進入夫家之後,鈴依舊還像是個小孩。鈴的夫家是廣島鄰近一個重要的大城「吳市」。淡淡的生活裡開始出現防災和婦女相關的訓練、買車票開始排序沒辦法說要去哪就去哪、為了疏散開始幫忙挖自家的防空壕、為了讓餐桌變出更多花樣,可以入菜的野草和野菜也變成新的料理……河野史代把大量當時民間圖文形式(抗戰宣傳海報、平面廣告、讀者投書、地圖、幼兒習字本)轉換成手繪的可愛風格編入劇情中,像是生活百科一樣呈現出當時家庭生活的各個細節,讓人嘆為觀止。
  身為一個十幾歲的少女,一個嫁入人家的妻子,鈴眼中的世界打破了許許多多我們的刻板印象。家裡的糖罐跑出很多螞蟻,為了解決,想把糖罐藏在水缸裡隔水讓螞蟻爬不到,沒想到不小心打翻整罐糖都沉到水裡去。因為日用品配給很少,鈴只好上黑市討價還價,獅子大開口的黑市成為大開眼界的冒險世界。而她迷路不知不覺走到紅燈區,看到那些丰姿卓越的女孩們,鈴還以為自己到了龍宮。她和娼婦白木凜成為好朋友,卻發現她是先生的舊情人。鈴和美麗又溫柔的凜相遇之後,感覺到戰爭與軍隊的另一面,也質疑自己嫁入這個家是否只是周作的愛情替代品。而丈夫早逝,帶女兒回家依親的摩登小姑,也讓她感受到另一種女性的強悍。
  吳市是日本最重要的軍港之一,城內有重要的造船廠、軍工廠、飛機工場,連戰艦大和號都在這裡建造。鈴的先生周作是軍隊的文官,公公則是飛機工廠的工程師。平靜的時候,鈴感受到的戰爭,是去海邊寫生被憲兵當成間諜竊取機密送回家裡,叱喝家人好好管教。全家在憲兵走後哄堂大笑。或者,學習燒夷彈掉下來要怎麼滅火、怎麼躲避、還有練習刺竹槍。戰爭的腳步越走越近,鈴第一次看到天空出現飛機雲,那是高空轟炸機B29畫出來的恐怖的線。空襲越來越密集,擾人清夢的警報像蚊子呻吟晝夜不斷。
  美軍越來越近。吳市大空襲之後,軍工廠損傷慘重。鈴帶著姪女去探望住院的公公,沒想到遇到未爆彈。姪女死了,小姑罵她是殺人兇手。右手斷了,家事也做不來,加上擔憂自己沒法懷孕,鈴天真的世界扭曲了。街道像是左手畫出來的那樣歪歪扭扭,她開始感覺麻木,想要回家,她覺得自己沒臉也不知該怎麼待下去。但是先生還有家人們都支持她,說她可以放心留下來。夏日午後,小姑替她綁辮子,跟她道歉,不管發生什麼人都只能繼續向前走,要怎麼想是人的選擇。就在這時,他們聽見雷聲和閃電,大家覺得奇怪,公公婆婆叫他們出來院子看,山的另一邊,巨大的蕈狀雲冉冉升起。
  天皇廣播投降了,大家都很驚訝他的聲音聽起來和平凡人差不多。戰爭結束,一切究竟為了什麼呢?原子彈爆炸後,大家都在尋找所有自己熟悉的面孔。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鈴回到家見到妹妹,妹妹在床上修養,說爆炸當天媽媽為了準備廟會的東西進城就失蹤了,爸爸去城裡找好幾天,回家沒多久就死了。自己的手上也出現斑點,不知道消不消得掉……周作帶鈴回家,路上遇到一個狼狽無家可歸的小孩,像是未來的希望那樣,他們回到吳,回到臨時組合搭建的家,新的日子才要開始。
  說到感人的二戰作品,大家必定會想到《螢火蟲之墓》,但是《世界的某個角落》並不那麼感傷。作品中日常生活的觀點和細節刻畫開拓了日常書寫的可能性,延伸到不遠之前的近代生活,也讓人想起台灣陳柔縉、莊永明處理日治時期常民生活史的作品。或者日本人在台誕生的最後一代竹中信子所寫的《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系列。
  閱讀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常常會想著童年爺爺奶奶談論戰爭末期的生活片段。其實台灣應該也有很多材料,有些經驗應該也相當接近。但是因為戒嚴還有過去教育的關係,我們對於歷史的印象多半是政治和國族的印象比較強。對於一般人而言,生活才是最真實的基底,勉強要比較,大概就像是《海角七號》和《賽德克巴萊》的命題差異。想要介紹《世界的某個角落》,除了因為它真的是大師級的經典之外,也包含著一個希望:希望台灣創作者可以將這當成是一個參照座標,用自己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
  這部作品已經被日本電視台改編日劇,於2011年夏季以「二戰紀念電視電影系列(終戦ドラマスペシャル)」上映。竟然這裡還可以分三段線上觀賞!(
  最新消息是預定由年輕世代重要動畫導演片淵須直(《阿莉媞公主》、《新子與千年魔法》)改編動畫電影版,作畫導演是浦谷千恵(《惡童當街》、《新子與千年魔法》)。這是新銳動畫公司スタジオMAPPA(坡道上的阿波羅)第一部電影作品,幕後操盤的是MAD HOUSE代表取締役・製作人丸山正雄會如何領導新成立的MAPPA也令人期待

【關於作者】


  こうの史代絕對足以稱之為當今日本最重要的漫畫大師之一。台灣曾經出過三部作品,都被埋沒在日常量化的漫畫中,相當可惜。近年兩部以廣島為主題的作品《夕凪の街 桜の国》和《この世界の片隅に》連連獲得日本重要大獎和選書,並改編日劇和電影上映。
  閱讀こうの史代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經驗。從你第一眼看到她的畫,就會發現她和一般日本漫畫非常不同。寫生和鉛筆素描的筆觸往往讓人覺得更樸拙、更寫實,然而她筆下的故事,卻充滿童心和想像力。她擁有細膩的技巧和觀察力,但不僅停留在紀錄日常小清新小確幸的生活,而是處理更厚實、更有生命力的故鄉和人性。她近年來兩部得獎的重要作品都以故鄉廣島為題材。方言、港邊生活、還有重建後的戰後景觀,都自然而然融入他的故事中。二戰和原子彈對她來說並不是教科書裡的歷史紀錄,而是父母長輩們的親身經歷與回憶。
  如同許多對風格有自覺的漫畫家,河野史代對於自己的線條非常有想法。她筆下的線條不僅是符號化的表達或者流行風格的精緻化,她走得更遠,完全把線條當成一種表現技巧有意識經營。選用什麼樣的線條表現不僅緊密扣連劇情,甚至可以搭配分鏡創造出非常前衛的後設與魔幻寫實場景。
  除了敘事劇情性作品之外,她的漫畫散文也是一絕。說到觀察和刻劃細膩,台灣可能比較熟悉的是妹尾河童那種理性分析的空間構造大圖解。不過河野史代則偏向用更抒情的方式寫日記。(可以參見他的網路連載平凡俱樂部》塗鴉古事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小探美國AS220

(全文首刊於 《台灣建築》2015 2月號 ) 大概因為這期有藤森照信談丹下健三的演講整理,博客來相當熱賣,有機會的朋友們可以找來讀讀呦。 如今台灣政府討論「文化空間」的時候,多半打著「創意經濟」的口號追求營利收益,卻無創意經濟的實質,對於建構上下游產業鏈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策。進而引發「觀光地景」以及「文化資產出租」兩種現象。松山文創園區、台中歌劇院、古蹟標租⋯⋯問題已經一一讓人難以忽視。 那麼,我們該往哪裡前進呢?讓我們看看全球最強的在地型文化空間 AS220 的例子。 任何文化空間的成立,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由於當代的文化從狹義的「文化藝術」延伸拓展到社會學廣義討論的「人類所有的精神與物質活動產出」,對於文化的定義也受各個地方的社會、經濟、政治現況影響,出現許多認知上的落差。因此,想要討論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我們一定得從背後的動機,也就是主事者的「文化決策」開始談起。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判斷這個文化空間的成效符不符合原本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討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 兩套不同的價值系統 製造業外移、失業率升高、全球化經濟分工促使許多工業國家政府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解決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創意經濟」被視為諸多解決方案之一。許多國家都以英國工黨於1990年代末提出的「創意經濟」作為模範,希望效法英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與產業發展模式,台灣也不例外。 工黨上台後,面對製造業崩解、產業出走的處境力求轉型,開始盤點全國產業結構,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確認英國的在地產業狀況之後,才確定要發展創意產業。所謂產業,指的是具備上下游生產鍊的整體生態系,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物流全盤都必須包含在一起思考,這樣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然而,當我們回顧英國提出的報告,我們會發現「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此外,以報告中的音樂項目為例,特別註記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這似乎可以解釋,在經濟發展導向的產業路線中,推廣教育不能作為「產值」,反而算是開銷與投資的「支出」。白話的說法就是:推廣教育要花錢,沒辦法創造真正的產值。

[譯]田村隆一,〈沒有話語的世界.歸途〉工作筆記

全詩請看 這裡 。   1 一句斃命    〈歸途〉 這首詩最難翻譯的其實是第一句。它是口語,是一句獨立的話,就像格言,或者像引言一樣,讓人想要替它前後加引號。而且因為後面出現第二次節奏覆唱,翻譯解讀的方式會影響整首詩的詩意。非常恐怖。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還原成標準日語該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言葉なんか = 語言這玩意/說什麼語言不語言( なんか 帶著無足輕重輕佻隨意的口語語調)   這句沒問題,但是 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就難了,會出現歧意。おぼえるの的「の」把這個句子名詞化,這裡出現一個詮釋的轉折。這時名堂就來了。   2 斷句機關   [pattern A]   我們把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去掉口語,寫成更書面體,句子會是: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把なんか轉成を)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的 の 是動詞子句名詞化,在這裡指稱的是前面「言葉をおぼえる(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件事情,ではなかった是過去否定,   所以是:(我)沒學過語言/不記得語言。   自此可理解成:我不會說話 ,但是我真實在 。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們再把先前口語感的なんか等等配件還原回去,句子增加強調感,   會變成:語言這玩意(我)沒學過/語言這玩意(我)不會。   延伸更通順可翻成:語言我實在不會。   回到原句口語腔調的話,就是:說話我實在不會。   [pattern B]   可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法斷句解釋,加個逗點變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就吐血了,究竟 の 指的是: A.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前面pattern A的翻譯, の 指的是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整件事)   還是 B.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 の 單指學習/學會/記得,和前面語言這玩意這句話斷開, の 變成有一點 もの 的意味在)   如果是B,就可以把句子轉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會變成另一種強調語尾,帶有「不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