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ilege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Shamus Rahman Khan 西莫斯·可汗 《特權》整本書的核心理論建立在Bourdieu的概念上,如果有一點文化資本內化,尤其是身體記憶的重要性的概念,再讀應該會更清晰吧。 第三章提到一個重點,關於菁英學校的「規訓」。一方面入學會貶低淡化學生過往的有錢白人家世,讓這些條件不成優勢,反而壓抑特殊性,把這些富家子弟培養成可以遊走不同階級的「(偽)一般人」。但是一方面也讓女性有色人種中產階級學生必須認同甚至屈從校園的運作規則。如果個人意識自己的內在身分,不認同傳統性別,或保持距離顯示抵抗,質疑學校塑造的世界觀的話,也需要掙扎。最有趣的是非白人入學多半不覺得自己真是萬中選一,只是幸運,而白人多半認為是自己努力理所應當。 或許這就是作者自己也正身在其中的矛盾。想要向上流動功成名就,和抵抗社會潛規則的限制追求相對平等(而非只是表面多元),這兩件事是否無法並存呢?這本書只能用民族誌方式把聖保羅校內的運作拆借給大家看,但並沒有辦法更進一步提出行動方案。作者的問題意識與結論有二:1.「更多元、更開放」不等於「更平等」。2.當代的菁英和傳統仰賴出身背景的菁英基本上在「從容與接受文化多樣性這部分與過去不同」,並藉此隱藏自己的既得優勢,但是出身背景與種族性別依舊牢不可破。 這本書翻譯英語複雜語序的時候,有時候會搞不清楚句子的主語是誰。不過因為它民族誌的屬性,在描述各個案例的場景和對話時,套用很多流行語或俗語確實讓整本書的調性變得更加生動。 很多豆友都有提到專有名詞和術語的問題,我只想針對最主要的核心「淡定」說幾句。原文用的是「ease」,我想了很久,覺得「從容不迫」的「從容」好像比淡定更直覺一點,這個詞確實不好翻,在本書中又覆蓋太多概念。從「見世面」所以對於高級與低俗都不大驚小怪,到「沈穩」面對壓力或者超負荷學習量不顯露出自己疲憊或急躁,到「自洽」面對尷尬、出櫃或者階級差異,選擇融入而不是對抗,在環境中處之泰然。這些全部都被打包成一個,有點太包山包海了。 以下列幾個問題討論: 1.當作者描述這些學生們即使出身中產,卻還是大多把成就歸功於努力,對於校內職工的階級身分不敏感的時候,我在想,這是不是因為這些孩子從小長大的背景並沒有語言可以描述解釋這種現象,所以用了比較簡化的方式思考呢? 2.更進一步,當...
Experience Design, Public Space, Visual Narration, and Trav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