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日本至今一季,最主要投入的專案就是高齡在宅照護系統了,如今日本相關的數位服務產品供應商其實不少,但是在敏捷MVP開發的節奏下,其實也沒能夠有時間好好做競品分析。對於一個租房子都會順便研究日本中介租屋系統,現場製作利益相關者圖的專(shen)業(jing)者(bing)來說,其實一直覺得研究還有很多很多可做。趁著最近偷懶的空檔,希望慢慢補齊一些資訊斷差。最遺憾的應該還是因為日本的工作限制,就算我想去現場做游擊研究,也不能在正式專案的範圍內進行。這實在很不符合我對日本人重視「現場」的刻板印象(好吧,或許這就是文化的誤解)。大公司對大公司,加上新事業計畫的重重保密,雖然開發手腳快但太多地方不得不減速了。
2013年對我來說是一個關鍵的轉折,對於文化工作的未來是什麼終於建立了一個自己的藍圖,也成功在2016開始進入純商業型態的工作領域。一直在想,如果我可以記錄自己的摸索過程,應該怎麼寫才好,可是中國兩年半實在太忙,巴望可以用更好看的方式寫,不知不覺連一年寫一篇年記也沒著落。今年來到日本,月記已經變成季記了,反覆自己折騰了一下MVP的型態和目標,決定用筆記直播和個人回顧的方式來冷啟動。這也就是下面的連結啦,未來應該會以英日語為主來寫。不知什麼時候我的日文才有辦法寫得和現在臉書發文一樣順,呵呵。
我接觸服務設計的初衷,還有我自己的知識背景,現在感覺其實有著滿好的銜接,並沒有很明顯的陣痛。當然需要學的新事物很多,可是現在哪個領域不是呢?當然,進入新的國家,希望站穩腳跟,爭取信任,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也犧牲了很多很多。自己的脆弱和無能,其實也在這段時間慢慢發酵,身為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脫離純文藝的世界之後,憂鬱的詩意,好像有點難以安放。只能在自己沈澱的時間,思考可以怎麼關照世界。人文主義的觀察視角,和日常自己接觸的商業專案怎麼融合,其實我覺得還有很多空白。先前寫過,當服裝設計可以考慮把時代、文化脈絡、使用功能與場域結合材料、剪裁造型和概念一起設計的時候,所謂狹義的使用者體驗與介面或者服務設計好像都搭了網路產業增長黑客的便車,很多時候預設普世皆同。先前略微看到一些這方面的討論,未來如果有力氣也希望爬一下論文啊。
近期中國和日本陸續有人轉Pantagram台灣總監Natasha Jen吐槽Design thinking is Bullshit還有IDEO合夥人Michael Hendrix揭露Design thinking為什麼對創新不管用的文章。如果我們借用一下科學哲學和STS的思考,科學本身也是一種建構的話,用這種後設的角度來討論design thinking和design driven innovation應該很有趣吧。(最近透過安西洋之的書有一點入門,但有機會或許還是應該直接讀Roberto Verganti的原作)在化身潛入學習顧問商業語言的同時,了解各個產業與知識領域的他者語言差異,其實是臥底的重大收穫。其實這種底層認識,建立知識框架的文章我自己很喜歡,這是在各個專案空隙自問自答Why DESIGN的時刻,為什麼我現在要做這些事?而未來我想往哪裡去?年歲徒長,生命有限,那些值得專注的快樂不假他求。
安西洋之有趣的書是這本:《デザインの次に来るもの(設計下一步又是什麼)》。作者安西洋之自己在米蘭和東京的設計管理領域往返工作27年,從自己親身接觸的義大利設計與商業界經營管理經驗出發,有非常有趣的切入角度。安西首先關注的是歐盟創新政策怎麼把設計導入中小企業,進而關注日本怎麼在製造業逐步失去世界地位如何自我定位。
有趣的是,根據安西自己的觀察,單看義大利,設計在產業界也並沒有跟上全球創新的領域,一樣是造型美主導,設計思考等並沒有真的普及。而從國家主導推動來看,義大利政府的舉措和英國北歐可說是個反例。這樣一看,加上最近幾個月自己開始接觸日本IT界怎麼看待設計,就覺得確實亞洲國家不用妄自菲薄,而在這種跨國比較中,其實更能發現中小國家和中小企業在國際生存的機會。
首章從米蘭家具展開篇引出意大利戰後品質不佳所以開始發展設計獎Compasso d’Oro,和日本Good design 大約同時期,就會想到トト姉ちゃん描繪的日本黑心家電測評時期,以史為鏡,重新界定討論大家對歐洲各國設計先進的刻板印象。
第二三章談設計管理研究趨勢裡面幾個關鍵議題現在在日本和歐洲的狀況,比較兩個關鍵的流行詞:「設計思考」和「設計驅動創新」的論述內涵差異,美國歐洲對於設計導入企業管理的焦點有何不同,進而引用歐盟怎麼開始替中小企業導入設計作為產業創新的新動力。我覺得寫得很淺顯流暢,還是不少值得參考之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