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UX postcard] 如何到IT室請領一台電腦?



跨進小小的IT 辦公室,眼鏡娘和理科男正歡樂爭論先前員工交接的電腦放在哪。

剃著一顆三分頭的大個兒瞧我一直站著,大手大腳拖了張椅子過來:「坐,坐一會,一會就完了。」

這下真的完了。小小的辦公室裡每個人都接起電話。

「你要連絡IT部要一個密碼。」一個NPC湊到我身旁播了電話,刺蝟頭,小鬍子,仔細一瞧彷彿是個永恆的技客青少年。

我愣愣提問:「這個密碼是要連線用的嗎?」

「你要先打給IT中心問他們開通一個entry code的連結寄給你的manager叫manager轉寄給你你才能下載安裝MAC的程序包。」在我還完全聽不懂的時候,香港嗓音已經在電話擴音線上,我連忙搭話,但是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問什麼。

「你用什麼電腦?」一團混亂當中,右邊是電話擴音的香港IT客服,左邊眼鏡娘又趁亂問我。我張大嘴巴定格,感覺世界暫停了三秒鐘。在這三秒之間,我的腦中閃現走馬燈的景象。根據先前經驗,公司配的電腦可能是地雷,用了可能有殘廢的危險,其實我還是覺得用自己的電腦比較熟絡,第一反應就怯生生說:「我用的是MacAir。」

時間開始運轉。

「那你可以用自己的啊,我們也是Air。你用哪個型號?公司是256G的。」考慮到跨國企業總是充滿機密,我當然不能直接說我想用自己的電腦囉!於是我只好靦腆表示:「我用的是128。」同時一手接過眼鏡娘的電腦,哇!是13吋的全新Air!於是我只好再度靦腆表示:「用公司電腦也不錯啦。」

香港嗓音交代密碼已經寄出,我慌忙掛上電話,又打了一通給我的manager。早上跟他通完話之後改用微信,但是事態緊急我想趕快脫身,就播了手機。我感覺自己已經儀錶故障快要進入失聯的宇宙,謝天謝地,2:59分,休士頓有了回應。「我現在正在寄。」遠在天邊的manager說。直到現在,我都還搞不清楚他人在中國哪個角落。不過不管怎麼說,有了密碼就可以安裝,安裝完今天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HR已經整理好今天所有行程的聯繫清單和對口電話滿滿正反兩面A4,一格一格打勾就對了。

我打開手機VPN,等著緩慢的gmail讀取reload再reload。manager既然寄了,不是應該收到了嗎?我開始感到焦慮,心想或許手機網絡慢,中國的4G常常受到太陽風暴影響,連線快慢翻牆與否都要擲骰子決定。這種性命關頭,我怎麼可以敗在手機網路上呢?我現在才在第五關,翻開A4背面還有12關呢!這時我已經打開陪伴我征戰世界3年已然繞地球一圈的mac air,準備奪過IT準備已久的cable線上網收信,但IT勸我最好不要用自己電腦,可能會有安全隱慮。

原本我以為這個密碼是為了公司內網連線,結果一插上cable,咦?就上線了!

「可是公司配的新電腦沒有VPN,我根本不能上gmail啊!」我循循善誘,勸告IT我只是想要打開自己電腦,OK,只是收一封信,公司不會爆炸,OK?

打開信箱還是沒看到信。這時只好回歸老路,微信請教manager,一開app才發現manager把密碼貼在微信!剛剛不是說要用寄的嗎,我的媽呀。

密碼到手之後一切終於開始步入正軌,IT開始下載MAC設定插件。原來這個密碼是安裝公司專用企業軟體用的,必須湊齊七顆龍珠才能打開!當然不是,是要等我的門禁卡發佈,有了員工編號,搭上遠端發佈給manager的密碼,我才能夠安裝MAC版的公司內部郵箱、公司wifi連結app等等神秘裝備。

安裝等待時間長得足以讓我寫完這篇文章的草稿。這時我看到早上與我一同簽約到職,名號讓人感受父母對於中華千年文化的熱愛,那位修長一身灰黑襯衫西褲的認知分析顧問翩翩走了進來。他接過一台Windows介面、聯想製造、相襯身形黑色洗鍊的Thikpad,跟我揮手掰掰。然後掉頭就走。

Oh No!

「PC可以預先安裝,但Mac要安裝插件,需要走過前面那些流程才有辦法現場安裝。」理科男敲著鍵盤同時更新三部電腦,聲音幽幽傳來。

不論如何,兩個多小時之後,我終於搞定了所有安裝程序。回想一路從offer之後的入職流程,深深感到服務設計的偉大,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而我明天還有時間繼續寫。為什麼呢?因為神秘的,行蹤成謎的manager在電話中告訴我說現在項目還沒有確定,反正我也才剛到職幾天,不如在家好好學習,瞭解一下公司。於是我只好好好研讀份量驚人的公司到職網頁,順便研究一下最近IBM和IDEO開設的MOOC課,一邊繼續死嗑Donnald Norman也大推,Alan Cooper的About Face,還有身後這趟回台扛來20公斤重的《走兩岸鋼索》、《Google模式》、《博士熱愛的算式》、《消失中的江城》、《搶神大作戰》、《受困的思想》⋯⋯然後在家坐領乾薪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桃園]你聽過安麗,但可能沒聽過安麗的體驗設計?!

「你聽過安麗嗎?」今天有幸參加台科大宋同正老師seminar的 安麗桃園體驗廣場 參訪,到了現場,真的就是全球直銷龍頭Amway耶! 11年前,台灣安麗南北物流倉庫出現運用效率不平均的問題。由於業務集中在台灣北部,造成北部物流中心2800坪負責70%營收,南部物流中心4200坪負責30%營收,北部天天加班,南部每天開機有限的狀況。就在這時候,儲運處處長黃桂琴(Gloria)決定放棄南部倉庫,在物流倉庫全面自動化的同時,引進體驗經濟。 物流倉庫最大的突破,在於建立全自動高20m、深85m的倉儲長城,大幅縮小倉庫的土地佔地面積,節省70%的土地成本。原本堆高機調度倉儲平均3分鐘的操作,搭配條碼感測、上架調貨盤點系統、恆溫室等周邊配套之後,縮短到48秒。除此之外,從紙箱包裝、檢貨、重量品管到進入物流宅配全程15分鐘的流水線,也大幅增加效率。 那麼減少的人力呢?那些消失的堆高機駕駛、倉儲人員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是從直銷認識安麗,然而安麗企業本部的員工,是不能從事直銷的。當企業基層員工心事重重,擔心自己遭到取代的時候,Gloria問大家說:「你們想不想改變?」 「想。」 「好,那我們來學怎麼泡咖啡。」 .體驗設計創造的舞台 直銷一向背負著相對負面的社會形象。強迫購買囤貨的傳聞、上下線的組織制度不透明、還有拉人頭的人情壓力,都讓直銷產業外圍的人感到卻步。 直銷是一個正正當當的行業,不必搞神秘。Gloria雖然是物流出身,也不是設計師,但是她抓到了「不透明」的問題癥結。她決定利用這個改造物流倉庫的機會,重新建立一個「透明化」的運作系統。R&J咖啡廳就是第一個接觸點。事實上,全球各地安麗分部雖然有客服、生產管理、和物流等功能,但是沒有人經營對外公眾的咖啡區。透過這個咖啡廳,Gloria想要先打破學習和促銷的刻板印象,讓企業傘下的業務員可以帶人「進來」。倉庫是「被動」的,但是體驗服務,是「主動」的。 今天使用的導覽耳機。 「當時我在安麗已經工作十幾年,一開始,我是站在不認識安麗的人的立場,開始想我該怎麼介紹這間公司。就像大學畢業生要找工作一樣,一開始你要怎麼認識企業?一定是上網先查一下背景,這就是介紹組織沿革。接下來你會想這工作可以做嗎?有沒有騙人?所以我們要給一些優秀的產品證據。接下來大眾會問的問

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小探美國AS220

(全文首刊於 《台灣建築》2015 2月號 ) 大概因為這期有藤森照信談丹下健三的演講整理,博客來相當熱賣,有機會的朋友們可以找來讀讀呦。 如今台灣政府討論「文化空間」的時候,多半打著「創意經濟」的口號追求營利收益,卻無創意經濟的實質,對於建構上下游產業鏈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策。進而引發「觀光地景」以及「文化資產出租」兩種現象。松山文創園區、台中歌劇院、古蹟標租⋯⋯問題已經一一讓人難以忽視。 那麼,我們該往哪裡前進呢?讓我們看看全球最強的在地型文化空間 AS220 的例子。 任何文化空間的成立,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由於當代的文化從狹義的「文化藝術」延伸拓展到社會學廣義討論的「人類所有的精神與物質活動產出」,對於文化的定義也受各個地方的社會、經濟、政治現況影響,出現許多認知上的落差。因此,想要討論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我們一定得從背後的動機,也就是主事者的「文化決策」開始談起。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判斷這個文化空間的成效符不符合原本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討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 兩套不同的價值系統 製造業外移、失業率升高、全球化經濟分工促使許多工業國家政府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解決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創意經濟」被視為諸多解決方案之一。許多國家都以英國工黨於1990年代末提出的「創意經濟」作為模範,希望效法英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與產業發展模式,台灣也不例外。 工黨上台後,面對製造業崩解、產業出走的處境力求轉型,開始盤點全國產業結構,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確認英國的在地產業狀況之後,才確定要發展創意產業。所謂產業,指的是具備上下游生產鍊的整體生態系,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物流全盤都必須包含在一起思考,這樣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然而,當我們回顧英國提出的報告,我們會發現「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此外,以報告中的音樂項目為例,特別註記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這似乎可以解釋,在經濟發展導向的產業路線中,推廣教育不能作為「產值」,反而算是開銷與投資的「支出」。白話的說法就是:推廣教育要花錢,沒辦法創造真正的產值。

[日本・東京] 日本落地攻略 check-list

準備了一整年,去年終於離開工作幾年的中國轉職到日本啦!這次用用戶旅程圖的流程整理了一下相關備忘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喔。(關於找工作,未來應該是另一個系列文章了) 【目錄】 A.事前準備與抵達日本 [1.辦理簽證] [2.前往日本前的預先準備] [3.抵達日本機場:簽證・上網・暫時安頓] B.落地第一週 [4.租房] [5.戶籍登記] [6.辦理手機門號與上網] [7.開戶與辦卡] [8.入住與家具] A.事前準備與抵達日本 [1.辦理簽證] ↑回目錄 依據是工作還是留學,確定合同之後,海外負責對口單位會替你跟日本外務省的入國管理局申請相關文件,並把資料用EMS之類快遞寄出,在成功完成簽證手續之前,這段期間不能前往日本(費時數週到一個月) 拿到文件資料之後,前往自己住處當地的日本外交單位辦理簽證(費時一到數天) 拿到簽證之後就可以訂機票前往日本了 後續:在日本機場入境時,審查護照的入境櫃檯會根據簽證把在留卡發給你,並且提供後續前往區役所登記戶籍的相關流程說明資料 [2.前往日本前的預先準備] ↑回目錄 常用清單: 自己可以準備列一個常用清單存在evernote,後續可以依照checklist一步一步更新內容,因為很多訊息公家機關或銀行經常會用,剛辦好電話或戶頭可能也記不清楚號碼或卡號 生日換算: 昭和・平成・・・ 暫時地址: 地址是最最基本必備的,就像是台灣的戶籍,下一大步驟 「B.落地第一週」 裡面所有的步驟的起點就是要有地址(旅館地址無法在區公所登記,必須是一個短租之類的住處,之後如果搬家,也必須重新去區役所更新在留卡上的戶籍) 刻  印: 雖然現在很多銀行可以接受開戶只用簽名,以備萬一可以準備,台灣刻印便宜非常多! 初期上網: 由於剛剛到日本,沒有辦法正式辦手機門號,建議事先在台灣事先辦一週到一個月的sim卡上網,比較便利又划算 行程規劃: 我預計在抵達日本一週之內找到住處,然後保留一點彈性入職,所以提前10天左右出發,也因為這樣,有機會在正式入職前就先跟海外公司的HR在日本當地碰面,請教一些租房相關的公司補助或保證人等等事宜,很多事情事前在offer package裡面沒有辦法問得那麼仔細 行李打包: 因為找房需要一點時間,依據自己初步規劃,確定自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