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4的文章

「未來同樂會——全球創意基地訪查」分享會

不知不覺,回國開始針對這個題材有機會受邀分享幾次。陸陸續續有些記錄,想在這裡稍作整理。 基本上分享會內容以去年冬季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贊助的思想地圖專案為主,結合採訪和台灣在地案例做比較。簡單版的摘要介紹可以看 這裡 ,詳細的結案報告書全文可以參見 這裡 。 【影片】 台灣關鍵研究小組月會周到地做了影片記錄上傳,不過到目前為止,每場都會因為時間關係調整架構篇幅,或者依照觀眾反應增減案例和投影片。應該還可以談得更清晰、更親切。 感謝Che Wei Liu針對這場發表做的現場速記: 1) 文創應分為【創意經濟】,【文化教育】,兩者邏輯完全不同 2) 【創意經濟】:源自1990年代英國工黨政策,製造業外移為背景,需要新的經濟型態,不僅看產值,更檢視開銷與投資,操作上有業種策略取捨,整合該產業鏈上下游,投身於國際貿易競爭情境,就是產業政策,跟文化實在無關 / ex 甄寰傳,北歐就不會投資音樂產業 3) 【文化教育】:從文藝復興時代以降,政權用於鞏固統治正當性的文宣與教化之用途,近代民族國家形成之後可視為,文化的公共建設。著重於多樣性,異質,保存,實驗,甚至能夠創造新價值內涵,不以營利產值為衡量 / ex小劇場,文學,古蹟 4) 為什麼 [文化] 與 [都市發展] 走的越來越近?》房地產包裝與地域特色形塑,吸引階級消費 / ex 六本木之丘與森美術館,臺中歌劇院與豪宅群,倫敦東區文藝閒暇消費地景 5) 另一種可能:【同樂城市】 特質 (一)溝通 communicable / 日本仙台多媒體藝術中心 特質 (二)平價 affordable / 美國羅德島州 AS220 藝文聚落 --- 清大彭明輝回應: 1) 當代人潮特質:〝跟著大家走〞。所以應把握〝為什麼來?〞,以及〝停留駐足的理由〞。 2) 台灣農村轉型的幾個要點:與美澳相比屬於超小農 0.2公頃農地/人,兼業農,應使農村多元化,城鄉距離短,提高農村人口存款能力。 3) 製造業內部以自動化為優先精進的方向,不會提高就業人口。製造業已經做完人類所需要的一切需求。必須有國際尺度的串聯與公共政策轉型,來面對製造業的議題,是否允許製造業大量運用能源,不會增加就業,到底要製造什麼,等課題。 4) 衍偉所考察的案例,其實都是把,【產業】與【文化】搭建勾聯...

[韓國.首爾]首爾市政府官方博客

雖然已經看過 nippon.com 或者 korea.net 這種以八到九種國際語言,背後由NGO日本財團或政府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對外做國家文化推展的恐怖網路雜誌,今天看到首爾市政府在中國微博上有 中文官方博客 還是讓我大大震驚。

[韓國.首爾]SASS與韓國空間活化再利用

讀 這篇 談韓國都更法令演進的好文,想到可以對照正在看的2013考察韓國創意都市報告: 首爾參加UNESCO創意都市網絡當中, Seoul Art Space Sindang (新堂)段落提到:韓国認為以住宅再開發為主軸的地方發展沒有未來可言。因此政策轉向文化空間活化(近郊Fanhattan新市鎮計劃保持11年間凍結狀態)。 SASS是60年代興建的地下商店街,引進藝術家進駐企圖吸引觀光但是失敗,因為藝術家重視自己的創作時間也不喜歡有觀光客在周遭晃來晃去。週六的藝術體驗吸引人潮,但是對在地經濟沒有幫助,後 來轉型變成針對和商場空間有關的商人子女孩有鄰近社區小孩的社造型藝術活動。因為SASS沒有硬體施工經費,媒合進駐藝術家替進駐商家設計招牌或共同合作裝修場地,舉辦藝術節,讓商家和藝術家有共同感。反而慢慢發展出在地的藝術節和活動。 SASS沒有預算也不提供直接行政直接支援,但是在活動或耗材方面會有間接資源,並且以徵選方式「免費」提供選上的藝術家一年使用權。現在每年流動率大概是50%,因為沒有補助預算,所以以協助藝術家工會開發產品自立為下階段目標。是首爾唯一以舊有公共市場活化的案例,但類似的空間現在首爾有11個。目標雖然是「支援藝術家」和「發展在地經濟」,但是這是兩難(這部分一如我觀察到的世界沒有文創理論)。 另一點重點可以注意的是首爾文化基金會提到隨著市長轉換,創意都市/設計首爾的主軸轉向和市民合作。首爾設計基金會也提到「公共(建設)設計」轉向以社會福利為主軸的「市民設計」。設計基金會主要目標當中除了產業發展之外,也著重用設計解決都市問題。這點也非常令我感興趣。 . 日本創意都市網絡 參訪製作的 2013考察韓國創意都市報告 (首爾設計基金會段落的一些細節也很驚人,譬如市民運動出身的新市長停止前任市長的興建歌劇院計劃改成市民農園) .首爾中止失敗近郊新市鎮開發計劃可參見 這則2012新聞 (英文) .另外可以參見比較從文化教育和表演藝術角度觀察的 空間觀點

小嘆世界連環圖

剛剛聽錄音的時候聽見自己喘了一口大氣。連津津見和近藤 小姐都笑了起來。 那是一個漫長的週一下午。《狼的孩子雨和雪》的責編中澤 先生、長年和大塚英志一起工作三部驚悚作品的芹澤先生, 還有《Young Ace》雜誌的總編輯田中先生接連上陣對決。 這次的採訪聽幾天了呢?看看時間,也才剛聽完前四十九分 鐘。津津見小姐正溫柔的說編輯也不習慣受採訪越講越快, 或許會聽不清楚⋯⋯ 兩位編輯匆匆來去,中澤先生溫柔讓人連問問題步調都跟著 慢下來,芹澤先生爽朗健談不知不覺速度越催越快,而我的 耳朵連續整天轟炸,一路細聽還是覺得時時漏字⋯⋯當初在 現場雖然有做筆記,時間一旦拉遠,效果也越來越淡。我想 趁這次整理一鼓作氣和漫畫做個了斷,即使不是完全逐字稿 ,也希望儘量在保存情境和句子的狀態下整理內容。 一個一個字落在鍵盤上,還有更漫長的時間需要提綱挈領重 新像打算盤一樣把句子撥成漂亮的文章。 其實在巨大的媒體集團中,許多編輯真的就是上班族,和創 作者的情調很不一樣。面對角川書店這個把一切都當成機密 的地方,想到自己如何旁敲側擊套話⋯⋯

核電與房價的秘密關係:能源需求—工業用電—經濟發展筆記(長期增補)

追本溯源,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電才是根本問題。如果不需要那麼多電,沒有核四也沒差。需要電牽涉到經濟發展、能源使用效率等等更廣泛的背景。由於台灣工業用電占比超過50%,就先從工業切入找,稍微爬文整理了一下。 我比較在意的是能源的投資報酬率和週邊連帶性,譬如南韓資料中顯示電價比台灣低,他的能源成本結構和經濟結構的關聯性是什麼。日本德國能源成本比台灣高得多,他的電價和生產力和產業結構甚至失業率的關係是什麼? 「住宅用電和工業用電對比」 http://blog.cnyes.com/My/joejoeyourmoney/Article1060795 台灣資源缺乏,所有能源仰賴進口,電力成本直接受到其他資源進口的影響 ◎本篇含許多寶貴世界住宅與工業用電比較基礎資料可查 http://www.nownews.com/n/2014/04/28/1210264 民生用電因傳輸供電成本較高,各國電價也多是民生電價比較高。除非像中國大陸、墨西哥和義大利等國,由政府補貼住宅用電。目前民生對工業電價比為1.02,較南韓(1.29)、香港(1.29)、新加坡(1.35)等為低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4/01/12.html 是否全球政府都“補貼”工業用電?未必盡然。電力公司售電總成本中除發電成本外,另有極大一部份是“輸配電成本”。電力由電廠輸出時,多是以超高壓輸出(345,000伏特)。如果要輸送到一般家庭,就要將超高壓電力經由各地變電站以變壓器一路降壓,並經由配電系統配送到一般家庭用戶(110伏特),其輸配電系統投資極大。但如果輸電到大型工廠,可以用超高壓直接輸電給大用戶,工廠自行裝設變壓器以降壓,電力公司可省下龐大輸配電費用。所以基本上電力公司售電給工業其成本是遠低於售電給一般家庭。各國民生電價都高於工業電價,主要原因是成本使然,不見得是補貼工業用電。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11.html 台電今日工業售電大量虧損是事實,但勿忘台電今日民生售電也有大量虧損。主因是台灣目前售電成本低於發電成本,用戶用電越多,台電虧損越多。今日台灣工業用電大於民生用電,台電工業售電虧損自然大於民生售電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