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舊金山]城裡處處是草香

11/23

一周過了,非常驚人。每天都過著10:00前睡6:00起床的日子,倫敦台北高雄網路會議也是周周進行,很想定下來,結果都待在旅館吃免費煎餅喝無限咖啡紅茶。只有買菜才出門。想要運動,但是沒有寄物櫃可以放筆電和相機,結果背著輜重在舊金山爬陡坡上CHINA TOWN買菜變成最能消耗卡路里的活動。

晝夜溫差大,能曬太陽還是好。雖然連連晴天,但是明顯已經涼了,白天站在陰影處會有寒意。早餐時多倫多來的小伙子秀蒙特婁溫度給我看,已經是-3℃了。

11/24

美國電子書和網路平台銷售對書店倒閉引發的影響比我想像中還恐怖。今天到舊金山公共中央圖書館查社會創新和服務設計的書,幾本熱門的通通借光。我問圖書館員說市中心有什麼大書店可以去,館員說大書店現在都關門了,竟然要翻出電話簿找有什麼獨立書店還在。一邊查的時候咕噥問我:你怎麼不上AMAZON買?這是舊金山實況報導。

去年在歐陸採訪的時候,法國編輯都表示美國就是因為折扣戰不對稱競爭造成書店倒閉潮,電子閱讀的活躍和書業制度的不完整是一體兩面。法國在七零年代中開始意識到地方縣市書店倒閉潮,加上選上左翼政府,才出現圖書定價制度的。現在歐陸已經相當普遍了。現在台灣文化部補助鼓勵在地開書店,卻沒有思考為什麼在地書店會難以經營,從這個案例會覺得治標不治本。

11/25

號稱西岸最老的獨立書店BOOK INC.把Graphic Novel放在小說和類型小說中間,完全是當文學書操作。跟來舊金山做軟體新創公司的室友聊天採樣,他說COMIC在美國還是比較Nerdy的圈子,Graphic Novel讀者比較是一般讀者。又獲得一個明確的樣本。

我住的Hostel滿滿都是程式設計師,美國的印度的伊朗的加拿大剛畢業的⋯⋯大家都跑來這裡找機會,有點超乎想像。和日本Hostel有許多中年working poor的狀況雖然不同,但是又再度啓動我對Hostel人類學的興趣。室友說這裡程式設計師多,卻缺乏駭客,或許整個城市過於舒適,大家不會鑽進去。

11/26

今天和神秘朋友碰面吃便飯。是間SUBWAY化的越南春卷店。話說舊金山菲律賓人好多,應該找時間吃頓菲律賓餐廳。吃飯的地方是SOMA區,原來就是我天天跑大賣場的區塊,舊金山當代館也在這。這才瞭解SOMA.FM是這樣來的。

朋友一提,才知道TWITTER總部在附近。矽谷北移之後,舊金山現在算世界資訊首都,都市發展非常不平衡。我住的區域是繁榮區的邊緣,到公共圖書館區中間這塊歷史街區是最落後破敗的地方,我和破敗真有緣。

這幾天國際提款卡提不到錢,昨天千里迢迢走了兩三小時全城找提款機。經過市政廳一帶歷史街區的時候,看著一堆黑人和遊民曬太陽,旁邊一堆鴿子撿東西吃,就覺得浪人和路邊的鴿子好接近。

飯後去個CO-WORKING咖啡館買咖啡,座位有80%是計時出租的開放空間,很好奇使用者為什麼要來這裡特別租位子,不知優勢何在?我們看免費區沒有空位,外帶去空中花園喝。空中花園妙在位於商業區辦公大樓15樓天臺,算是另一種LOCAL化的公共空間,只有在地人才知道。朋友說這是舊金山一個政策,讓高樓享有某些優惠。舊金山市中心2000美金租不到房子,很多中年人住的是一個晚上60元的老旅館,美國的房屋和都市脈絡還是很不一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小探美國AS220

(全文首刊於 《台灣建築》2015 2月號 ) 大概因為這期有藤森照信談丹下健三的演講整理,博客來相當熱賣,有機會的朋友們可以找來讀讀呦。 如今台灣政府討論「文化空間」的時候,多半打著「創意經濟」的口號追求營利收益,卻無創意經濟的實質,對於建構上下游產業鏈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策。進而引發「觀光地景」以及「文化資產出租」兩種現象。松山文創園區、台中歌劇院、古蹟標租⋯⋯問題已經一一讓人難以忽視。 那麼,我們該往哪裡前進呢?讓我們看看全球最強的在地型文化空間 AS220 的例子。 任何文化空間的成立,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由於當代的文化從狹義的「文化藝術」延伸拓展到社會學廣義討論的「人類所有的精神與物質活動產出」,對於文化的定義也受各個地方的社會、經濟、政治現況影響,出現許多認知上的落差。因此,想要討論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我們一定得從背後的動機,也就是主事者的「文化決策」開始談起。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判斷這個文化空間的成效符不符合原本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討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 兩套不同的價值系統 製造業外移、失業率升高、全球化經濟分工促使許多工業國家政府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解決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創意經濟」被視為諸多解決方案之一。許多國家都以英國工黨於1990年代末提出的「創意經濟」作為模範,希望效法英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與產業發展模式,台灣也不例外。 工黨上台後,面對製造業崩解、產業出走的處境力求轉型,開始盤點全國產業結構,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確認英國的在地產業狀況之後,才確定要發展創意產業。所謂產業,指的是具備上下游生產鍊的整體生態系,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物流全盤都必須包含在一起思考,這樣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然而,當我們回顧英國提出的報告,我們會發現「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此外,以報告中的音樂項目為例,特別註記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這似乎可以解釋,在經濟發展導向的產業路線中,推廣教育不能作為「產值」,反而算是開銷與投資的「支出」。白話的說法就是:推廣教育要花錢,沒辦法創造真正的產值。

[譯]田村隆一,〈沒有話語的世界.歸途〉工作筆記

全詩請看 這裡 。   1 一句斃命    〈歸途〉 這首詩最難翻譯的其實是第一句。它是口語,是一句獨立的話,就像格言,或者像引言一樣,讓人想要替它前後加引號。而且因為後面出現第二次節奏覆唱,翻譯解讀的方式會影響整首詩的詩意。非常恐怖。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還原成標準日語該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言葉なんか = 語言這玩意/說什麼語言不語言( なんか 帶著無足輕重輕佻隨意的口語語調)   這句沒問題,但是 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就難了,會出現歧意。おぼえるの的「の」把這個句子名詞化,這裡出現一個詮釋的轉折。這時名堂就來了。   2 斷句機關   [pattern A]   我們把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去掉口語,寫成更書面體,句子會是: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把なんか轉成を)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的 の 是動詞子句名詞化,在這裡指稱的是前面「言葉をおぼえる(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件事情,ではなかった是過去否定,   所以是:(我)沒學過語言/不記得語言。   自此可理解成:我不會說話 ,但是我真實在 。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們再把先前口語感的なんか等等配件還原回去,句子增加強調感,   會變成:語言這玩意(我)沒學過/語言這玩意(我)不會。   延伸更通順可翻成:語言我實在不會。   回到原句口語腔調的話,就是:說話我實在不會。   [pattern B]   可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法斷句解釋,加個逗點變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就吐血了,究竟 の 指的是: A.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前面pattern A的翻譯, の 指的是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整件事)   還是 B.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 の 單指學習/學會/記得,和前面語言這玩意這句話斷開, の 變成有一點 もの 的意味在)   如果是B,就可以把句子轉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會變成另一種強調語尾,帶有「不該」的意思)